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试析明清画卷中的文人风骨
枝上鸲鹆 朱耷作
花卉册页之一 徐渭作
竹石图 郑燮作
每次游历水乡古镇,步伐里总带有江南秀雨的痕迹。白墙乌瓦,春桃跳跃着挤满门栏。乌篷船擦身,挑担郎穿街游巷,人如织。微风习习,浅桨摇动着水中的树影。此时,江南的许多故事浮上心头。细雨萌动,柳叶轻飞——江南总有诗情画意的线条盈于纸上。江南的景致浸润着文化的雅韵,戏曲的腔调渐入垂柳弯河,氤氲了郑板桥的漫步和唐伯虎的优游。
秋山夏水,春雨冬寒,都把江南点缀得玲珑有致。河边小桌旁小憩片刻,黄酒微醺,茴香豆的香脆盈溢着水乡居民的安静生活。江南文化在这深墙绿柳、曲廊弯桥里幻化出清灵的腔调。解析江南,便须懂得江南的腔调。腔调或许就是一种情怀。各代文人、画家心领神会地落笔赋诗、轻笔落素纸,保养了文人的情怀。
明、清的水墨很多是带有水乡痕迹的,以江浙人居优。文化的丰厚,滋养了画家们的品性。“春眠不觉晓”的意兴悠然,“处处闻啼鸟”的生机盎然,使得画家灵性勃发,水墨亦“秀”出润泽暖眼之迹。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让人骄傲的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各个时期的艺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征,各地区的文化也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地域特点。明代中期以前的宫廷绘画继承了两宋院体艺术特点而重新昌盛,出现了边景昭、林良、吕纪、谢环等院体大家。而其画风影响所及,形成了地区流派特色,产生了以戴进、吴伟为首的“浙派”。明中后期,宋、元以来的文人水墨画风才得以复兴。明清时期各画派精彩纷呈的局面是中国绘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的一页,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人为之倾倒。
文人画,西方人称之为“Literati Painting”,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它的作者多属具备较全面、较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它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陈师曾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中国画在明代进入了以风格为主题的整合时期。因此,明代不再是个人开宗立派的时代,而是画派竞胜的时代。
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明代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文人画家以画为乐、以画为寄,相当一部分文人甚至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刚健之风也融入了绘画。
编辑:付裕
关键词:文人 绘画 明清 画家 江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