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北京“72座报刊亭遭强拆”?市容委:非“强拆”系“移改”
▲占道的公共卫生间 拍摄时间:8月13日下午 拍摄地点:北京宣武门十字路口东南角
▲占道的报刊亭 拍摄时间:8月14日中午 拍摄地点:北京西三环航天桥西北角。此路段为多路公交车??空?,人员密集,人行道非常狭窄,占道的报刊亭严重影响行人的通行。
原标题:违法违规的报刊亭应该清理
近日,关于北京“72座报刊亭遭强拆”的报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8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了回应,称对72座报刊不存在“强拆”行为,是“移改”。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办副主任韩军介绍说:“经过我们的排查调查,报刊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报刊亭设置在宽不足5米的街道,报刊亭箱体大于6米,占压盲道,占压市政管线等。”
报刊亭既然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当初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梳理有关报道得知,1993年,北京市政府开展了“为老百姓办实事”项目,报刊亭工程曾3次列入政府为市民办的60件实事。1999年、2000年进行大批量的集中建设。
1999年,北京市政管委会《关于北京市书报亭建设有关问题协调的会议纪要》指出:“根据市领导的部署和要求,本市今年将建设800个新式书报亭,由市政管委组织协调落实”,这份会议纪要同时指出:“书报亭要设置在重要、繁华的街道和地区的较显著位置,以展示首都形象,切实发挥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200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了报刊零售亭的建设,并提出了共建原则。这就意味着,报刊亭的设立是政府部门牵头主导,批准设立的,具体到每一个报刊亭的选址和经营,并非个人行为,都经过了政府部门的审批。
由此,很多人认为,报刊亭的建设是政府批准的,是“合法”占道。如今,在人们纷纷为报刊亭被“强拆”抱不平的时候,可否有人关注到它的建设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是否是政府好心办了违法的事。
我们都知道,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的。而城市道路红线就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之一。所谓城市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道路红线宽度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铺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和绿化带所需的宽度。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第33条明文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占用道路、广场、绿地、高压线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这里的“道路”不仅仅指机动车道,而是指道路控制红线内的所有部分。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违规报刊亭 报刊亭 强拆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