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日常烧伤如何自救?慎用“土方子”擅自治疗
误区三:在创面洒一些小苏打、食物碱等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理论是对的,但实践不可取。在王磊接诊过程中发现一些人会在伤口上洒一些小苏打、食用碱等,这是缺乏一定化学常识的,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的热,产生热烧伤,加重伤情。
误区四:烧伤后应喝大量白开水
有些人认为,烧伤后患者口干舌燥,体液大量流失,在爆炸性的烧伤中一些患者已经被烧成黑炭状,已经大量补充水分,要喝大量的白开水。但是实际不是这样的,烧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误区五:烧伤后不吃“发物”
烧伤也是一种外伤,民间有种说法“发物”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比如鱼虾、狗羊肉、韭菜、香菜等。其实,西医上没有“发物”一说,对于烧伤患者后期更加应该补充营养。治疗前期,由于患者体液流失严重,需要营养液等补充。
支招:烧伤急救的六项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烧伤,我们应该如何自我急救呢?王磊副主任医师给大家支几招。火灾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物。切忌带火奔跑、呼喊,以免导致吸入有害气体,也避免呼吸道烧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吸入导致窒息或中毒,将身体低下来,贴着墙根找出口。
对于最常见的轻度烧伤尤其是生活因素引起的肢体烧伤,大多是有红红的一片,有灼热感,如同烫伤的感觉。这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患肢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左右,以冷却伤处,减轻热力的损伤程度。有人认为,烧伤后用冷水冲会起水泡。其实,起不起水泡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只与烧伤原因和深度有关。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可减少水泡形成。烧伤处如果已有水泡形成,小的不要弄破,待其自然吸收消散;大的应到医院处理,以免影响创面修复,增加感染机会。
对于有衣服覆盖的部位的烧伤,不要急忙脱衣服,因为衣服(特别是化纤类)在烧着后很容易粘连着皮肤,一旦用力,连带皮肤撕下来。应立即往衣服上浇冷水,待局部温度下降后,再轻轻脱去或用剪刀纵向剪开。 心理:烧伤后身心恢复要并驾齐驱
在临床发现,一些患者一旦烧伤后,对于面容就很期待的情况下,如果达不到期待要求,就会导致心理落差大,就会心烦气躁。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干预呢?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表示,不同的阶段,患者会有不同的表现,家人和医护人员一定要给患者精神支持。
据介绍,在烧伤的早期阶段,患者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和紧张,很想了解愈后的结果,对自己的容貌影响有大,担心留下瘢痕。对于家人来说,要耐心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专家说,接而进入了烧伤治疗阶段,由于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忍、抱怨悔恨、消极、悲观。这个阶段就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劝导安慰,多与患者交谈、沟通,帮助她们树立今后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战胜自我。
最后是烧伤康复阶段,由于创面愈合后会出现色素沉着、瘢痕挛缩、畸形等,患者的心情是复杂和痛苦的,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好看,一无是处,这时候心理专家就要开导,转换另一种态度,比如不好看以后可以整形,或者用一些精神胜利法,比如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毕竟人没事还活着,精神还在”等等,帮助建立起康复锻炼的信心。徐治博士指出,一旦确诊是抑郁症的患者,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避免病情严重后,导致发生伤害自己性命的意外。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日常烧伤 自救 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