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云南鲁甸抗震救灾纪实:深厚的人民情怀 坚强的中国力量
有一份天职叫冲锋在前,有一种使命叫义无反顾———
灾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闻令而动,紧急出征,昼夜兼程,挺进灾区。30多个小时内,来自成都军区、北京军区、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的近万名官兵全部到达3个重灾县13个重灾乡镇,全力展开生命搜救和转移伤员工作。
一边是生的希望。山体滑坡,道路严重堵塞,距离震中龙头山镇还有十几公里,车没法开了,部队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救人是第一位的,早一点到达灾区,就有更多的生命希望。”一位军官告诉记者。
一边是死的考验。4日午后,年轻的边防武警战士谢樵,为搜寻失踪受灾群众,在泅渡堰塞湖时被巨浪卷进漩涡……连日来,“寻找谢樵”的呼唤,在互联网上被万千网民转发、跟帖。这是人民对子弟兵的崇高敬礼。8日上午9时45分,噩耗传来,战友在堰塞湖面上找到了谢樵的遗体。为了人民利益,他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有一种感动叫舍生忘死,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
让“绿军装”和“白大褂”同步进入灾区!
抗震救灾工作启动伊始,党中央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伤残率降到最低,这是对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一次新的诠释。”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院长黄少平说。
报告:鲁甸县城至距震中5公里沙坝村道路已抢通;报告:经过30小时抢修,灾区75%用户复电;报告:无线通讯正在恢复;报告:已有249名防疫人员到达指定位置,防疫工作全面铺开……
抗震救灾是一场“多兵种”的集成作战。
军绿色迷彩服、红色橘色的救援队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电力职工的蓝制服……废墟上、山脚下、险境中,无数无名英雄奋战的身影,交织出一道道生命的彩虹。
山还在摇,地还在动。
97、 150、175、410、589、617……随着时间推移,统计出的遇难人数不断攀升。
26、 32、112、200、600……各方救援力量传来生命的讯息,每一个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生命,都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与勇气。
大灾面前,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中国式救援的速度。生与死中,诠释着对人民的爱与忠诚。
海外媒体评价说,中国最高领导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宣示,充满着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高效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灾举措,在与灾难抗争中不断进步
9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覆盖整个灾区422个抽样点,总行程2万多公里,历时80多个小时……
7日,中国地震局正式发布《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全面完成了本次地震的烈度调查与评定工作。
“此次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发布,比汶川地震早了数十天,比去年芦山地震也提前2天。”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应急处副处长李洋说,鲁甸的救援安置工作因此更加科学有效。
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几年间,每一次大灾,都如一场大考,都是一次淬炼。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鲁甸抗震救灾以高效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灾举措,彰显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云南鲁甸地震 众志成城 伟大的中国力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