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公务员隐性福利减少 “金饭碗”松动岗位似“围城”
反腐之风劲刮后,公务员隐性福利减少,昔日“金饭碗”似有松动之势。在不少青年人看来,公务员岗位恰似“围城”:城外,公考虽在“降温”,但仍然热度颇高;城内,公务员“倒苦水”、呼吁涨薪的声音不断。近一年半,“八项规定”之下,青年公务员经历了怎样的心态变迁?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大幕将启,青年公务员如何看待这一改革?让我们走进“围城”之内,一窥究竟。
“师兄,现在公务员还好当吗?”当了3年公务员的“80后”陈翔(化名)又接到了师弟师妹的就业咨询。但今年,他从电话里听到的不再是渴求,而多了些试探。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半以来,公务员的灰色收入、隐形福利锐减。反腐风暴劲吹,也让“公务员”这个头衔看上去不再像“金饭碗”。
“就像围城,在外头的人想进来,里头的人冷暖自知。”陈翔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福利少了”,留下什么?
陈翔不知道,刚过去的6月23日是“联合国公务员日”。对他来说,这只是又一个“周一上班日”。每年一两次查出走私文物、毒品、象牙,是他最兴奋的时候。
2011年,他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过考试,成了中部某省会城市海关的一名公务员。
其单位是中央拨款机构,陈翔不享受地方的福利待遇,每月工资3600元。“过年、过节、加班,都没有过节费和补贴。单位派我们到机场工作,机场会提供工作餐,再没有其他了。”
地方公务员的“灰色”福利,曾令陈翔“眼红”。2011年末,他的一名在地方街道办工作的同学从单位分到了9000元。“没有任何名目,据说是财政预算余下的,每个基层人员都有。”
但“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他的同学再无这项“福利”。而陈翔单位里,也有一批“领导干部用车”被收归统一管理。“我刚工作时,单位偶尔会发苹果之类的,现在也没了。”
在中央部委工作5年的王云(化名),则明显感觉到,公务员岗位在年轻人中的“降温”之势。
2010年时,计算机系毕业的他选择当公务员,理由有三。“第一是体面,将来发展空间大;第二是稳定,旱涝保收;第三,体制内的福利总不会太差。”
但如今5年过去,王云的工资“原地踏步”,而进入华为、爱立信等企业的同学的工资,已经是他的3倍。“但劳累程度没多大差别。‘朝八晚八’,每周末至少要加一天班。专项工作的时候特别忙,同事们都是干通宵的。”
“哪怕行政级别提升了,司局级领导的固定工资,也和电子企业的入职新人差不多。”王云透露。
在他看来,近一年来,公务员在青年群体里的吸引力“降温”,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务员承受压力大。经媒体广泛报道,公务员“光鲜下的辛苦”逐渐为大众所知。
陈翔在工作中,曾遇到抵触他工作的市民,比如,检查行李。“涉及到税费,大部分旅客会产生抵触心理,会觉得你收了税肯定是自己贪了?;嵊腥寺裨?,甚至要打人。我们一旦遇到,忍气吞声是普遍现象。”他告诉记者。
二是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浪潮之下,对公务员行为的约束更严,“灰色福利”大幅缩水。
第三,对公务员的社会评价也“今不如昔”。
“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说起公务员,就认为是腐败分子,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王云说。毕业于北京知名高校的他向记者坦言,踏入这个岗位前,他没有抱着“渴望从职务中得到灰色收入”的目的。“第一是我们受的教育还比较正统;第二是当贪官的‘性价比’太低了,为了一笔钱,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太不值。”
采访中,多名青年公务员“举双手”支持“八项规定”:“以前也没什么灰色收入,现在还不用喝酒了。很欢迎,支持严格管理。”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公务员困扰 公务员福利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