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关爱中国远征军老兵公益活动掠影
70年前,为了对抗日寇,保卫中国当时唯一的对外生命线——滇缅公路,一支40万人的军队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付出牺牲近20万名将士的惨烈代价,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书写了悲壮辉煌的一笔。这就是中国远征军。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中国远征军的名字却并未与我们渐行渐远。一个个公益组织,一场场公益活动,作为政府部门的有力补充,热心地收集远征军的历史资料、促成阵亡将士骨灰归葬祖国、关爱幸存的老兵,谱写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近日,第六届海峡论坛开幕前夕,记者跟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海峡两岸志愿者,来到云南腾冲为抗战老兵做志愿服务。三天的时间,在老兵的身边,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讲故事,推着他们晒太阳、散步……老兵开心的笑声中,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荣光和幸福。
“关爱一位老兵,温暖一个民族”,只有亲身参与到这件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6月14日,作为第六届海峡论坛的分论坛,第二届两岸公益论坛在厦门落下帷幕。闭幕式上,现场播放的电视片打动了在场所有人:镜头里,已经佝偻腰身的近百岁老人教志愿者们敬出标准的军礼,描述着自己当年抗战的事迹,和年轻的学子们一起如孩子一般开心地笑着……
这个电视片展示的是一年前的首届两岸公益论坛上,两岸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两岸携手,共同关爱远征军抗战老兵”微公益项目一年来的实施情况。
关爱远征军老兵公益活动再次成为海峡两岸公益人士关注的焦点。
说说老兵的英雄往事
6月11日上午8时40分,91岁的抗战老兵张庆斌在腾冲的家中离世。是时,前去探望远征军老兵的海峡两岸志愿者们,正在积极准备2014年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骨灰归葬国殇墓园的公祭活动。仅仅一天的时间,张老没能等到战友归来。
据说,在去世前几天,病重的张庆斌还在念叨着要去参加公祭活动,要去送战友们一程。
张庆斌原籍河南,是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20兵站总监部士兵,参加过多场对日战役,负过重伤。腾冲滇缅抗战纪念馆副馆长伯绍海介绍,张庆斌老人的经历非常传奇。在湖南岳阳战役中,他所在的连队与日寇发生刺刀战,作为新兵的他勇敢地跳出战壕端着刺刀冲向敌人,由于经验不足,很快被日寇刺翻在地。危急关头,前面挥舞大刀砍杀敌人的连长冲过来将他踢下山坡,才保住了他的命。后来,伤愈的他通过专业培训成为通信兵,并加入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抗战的前线立下战功。其中最有名的是在翻越高黎贡山的战役中,由于他的通信指挥,成功地给远征军将士空投了救命用的军用雨衣。在九死一生的征战生涯中,张庆斌屡次受伤,最终失去一只眼睛。
收复腾冲后,张庆斌一直生活在腾冲,当过记者,做过老师,抗战胜利初期,他参与了为收复腾冲牺牲的8000多名远征军将士建立的国殇墓园的建设,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中国远征军,是一支可歌可泣的部队。40万人,牺牲半数,除正常战死以外,很多将士因为气候、疾病等原因永远留在了丛林迷谷之中。就如张庆斌老人一样,幸存的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活着的、带血的故事书。
12日的公祭活动之后,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等人与抗战老兵举办的恳谈会现场,一位老兵简短而诙谐的即兴发言,一个标致的军礼,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位老人就是张体留,如今已是90岁高龄。
编辑:付鹏
关键词:关爱远征军 老兵 公祭 云南腾冲 铭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