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探秘“高考神校”郸城一高 贴标语 喊口号
【作息】
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严丝合缝
在郸城一高,一张从6:10至22:20的作息时间表将学生的每一分钟都严丝合缝地分解掉,保证每天近14个小时学习:上午、下午、晚上11节课,由老师上课讲解;4节自习课,大部分时间学生用来复习和做题。其间,学生的休息时间只有午饭1个小时、午休1个小时、晚饭1个小时。
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快走或小跑的习惯,并有着自己严密的轨迹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像高三学生张峰,他们班在四楼,由于下课上厕所的人太多,他都是利用快上课前的时间飞奔下楼,再踩着铃声飞奔上楼。
对郸城一高的学生来说,“考试多、密度大”是每天生活的常态。
“从5月20日开始到6月5日,两天一轮全仿真考试,完全像高考一样。”高三学生杨学明说,这样频繁而密集的考试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时依然保持“手感”。
2013年考上清华大学的陈昭文这样描述:“一个月76场考试,写了28张英语卷子,13张理综卷子,数学题集记了20多页……”
“痛恨考试是没有用的,你得把考试当朋友。”考上清华大学的郸城一高学生桑留芳说。
【老师】
经常“一手拿着馍一手改着卷”
在郸城一高,时间紧、压力大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
据王雪涛说,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制和职级工资制,每年暑假都要进行全员聘任,校长聘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并对聘任的教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确定7个档次的职级工资,防止平均化和吃老本。
还有激励措施。2013年,高三教师高招奖最低的能拿到1万元,最高达到4万元。在这种激励下,郸城一高的老师们工作起来格外有劲。
因为学校要经常做题考试,每次考完,每位老师都面临上千份的评卷量,现在虽然用电脑评卷,但老师们的工作量仍是巨大的。
“为了第一天考完试,第二天就能点评试卷,在郸城一高,老师们改卷从来不过夜。”王雪涛说,改卷就像老师的“农活”,抢收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连夜将卷子改出来,老师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经常“一手拿着馍,一手用鼠标改卷”。
王雪涛说,为了感谢老师家庭的付出,学校每年都会评“优秀家属”,不少女老师的婆婆、男老师的爱人,都当选过“优秀家属”,“校长会亲自给他们戴上大红花,发荣誉证书”。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郸城一高 高考神校 高考工厂 河南郸城一高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