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北京部分医院“强卖”待产包 自备待产包拒入产房
记者从北京市多家医院购买待产包,所含用品、价格差异较大。其中大部分均为医院强制出售给产妇。
西红门镇一处院内,挂着待产包生产厂家的牌子。院内留守人员否认生产待产包。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10家设有产科的医院,其中9家医院均明确表示,产妇必须购买由医院提供的“待产包”,拒绝产妇自带新生儿衣物进产房。“为保证产房的无菌环境”是多家医院强推待产包的原因。
但一些入院待产的产妇却对此并不认同,除了认为150元到700元的价格偏高外,包里很多用不着的物品也让他们觉得“白花钱”。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分医院购进待产包不从医院走账,有些医院和采购方还被指以虚开票据的方式,获取提成。而部分医院提供的待产包厂商,其厂址留守人员却否认生产。而对于待产包的监管,目前也属于“真空地带”。
在北京妇产医院生了两胎的吴女士,每次都要在购买医院的待产包时花一笔钱。
2012年6月,初当妈妈的吴女士住进北京妇产医院待产,准备的衣服和用品,均被拒绝带入产房。“我把宝宝服用开水煮了都不行”,吴女士说,护士告诉她待产用品得经过消毒,最后只得在医院购买了待产包。
去年,吴女士在北京妇产医院生二胎,办入院手续时,仍被告知要去购买待产包。待产包的“内容”和一年前一样,包括2套婴儿服装、裹单和大人护垫等用品,总共花费292元。
“我拿上次包里没穿过的小衣服都不行,只要住院就得重新买一套。”吴女士感到疑惑。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医院 待产包 产妇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