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南水北调水源地摊派资金 居民称为北方买单
顾志华想不通:“北方到我家门口取水,为什么我反要为他们买单?” 陈瑜|摄
“确保东线输出干净水”是谁的责任?
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2008年起,顾志华开始了他的“民间调查”。然而,从省到市,“有关部门”能够提供给他的只有《办法》、《通知》之类的 “红头文件”。而其中的一份文件不仅没有能够帮助他理顺头绪,反而使他越发糊涂起来——这份文件就是《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记者看到,顾志华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的相关文件上有这样的语句——“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的治污工程部分,专款用于南水北调治污工程建设……”
“治污”,这对顾志华来说是一个新的说法。随后,江苏省政府的又一份文件让这个说法更加清晰起来——这份文件的名称是《江苏省南水北调治污工程 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苏政办发【2007】139号)。该文指出:“治污工程基金是指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用于治污工程的部分,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目标的 实现,地方建设主体应当积极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各种融资方式筹措。”
顾志华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南水北调,当然是要调出干净的水。问题是,‘确保水质目标’的责任究竟应当由谁来承担,老百姓?这显然不合情理,因为我们喝的每一杯水中都已经包含了高昂的污水处理费!”顾志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在四处奔走呼号中,顾志华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本《扬州供水服务指南》,在这本或因多次向人展示而早已皱皱巴巴的小册子上,记者清楚地看到,扬州市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价格中明确包含每吨1.10元的“污水处理费”,占到总水价的1/3强。
顾志华认为,一如“谁受益谁负担”,“谁污染谁治理”也应当是一项社会公理。除了按章纳税,扬州市民每天都在为维持基本生活而承担治污责任,地方政府和沿线企业的治污项目何以再向他们伸手要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按说治污资金不应该纳入工程投资中,但不列入工程投资,治污资金就没有渠道。”
记者从《江苏省南水北调治污工程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中看到,江苏与南水北调相关的治污工程包括江都垃圾填埋迁建、高邮造纸厂黑液储备塘清淤、贾 汪大吴生态氧化塘、桃源河生态氧化塘等,而这些工程除了“江都垃圾填埋场”,许多接受采访的扬州市民表示,不知道其“身”在何处,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总要盯着“居民可承受空间”?
除了“基金”的“征收对象”,顾志华“非常想不通”的还有国家“以水价附加方式建立南水北调基金”的理论依据,亦即官方所说的“城市居民对水价上涨还有可承受空间”。
“什么叫做‘可承受空间’?我参加过几次水价听证会,‘逢听必涨’的理由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你想想,有多少老百姓主动去找政府,说你涨价吧我们 还可以承受!即使老百姓口袋里真有一点闲钱,也不应当成为任何人巧取豪夺的借口——CPI一年高过一年,你看到哪位亲戚朋友欢呼雀跃的?”顾志华说。
顾志华的说法得到了国务院“中国南水北调网”(www.nsbd.gov.cn)的证实——该网站发表的官方文章是这样表述的:“目前城市供水 价格偏低,与用水户可承受水价之间尚有一定提价空间。按照居民可承受水费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以及工业用水成本占工业产值的1.5%测算,南水北调工程 沿线省(直辖市)城市可承受水价与现行水价间的上调空间约为每吨0.9~2.5元。”
“2%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即使真有2%的空间就一定要挤尽榨干?”顾志华坚持认为,人民政府不应当与人民争利。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他还向《中 国经济周刊》展示了一沓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国外与水相关的票据,其中包括来自典型缺水国家新加坡的自来水收费发票。记者注意到,完全依赖雨水、进口淡 水和海水淡化维持其国民用水的新加坡,居民每户每月30吨以内的水价是每吨1.17新元,不及其人均最低月收入的千分之一。
记者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顾志华的观点并非一家之言——张基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经介绍说:“水利系统的专家尤其是一些老专家主张南水北调工程是公益性、战略性工程,这样的投资是国家财政的职能。”
顾志华一直怀疑的南水北调的“买卖关系”,记者在整理相关资料时似乎也得到了印证——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在国务院南水北调网所作的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有这样一段陈述:“由出资各方成立董事会并组建干线有限责任公司,依法自主经营。各干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沿线省(直辖 市)供水(股份)公司之间为水的买卖关系,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签订供水合同,实行年度契约制……”
南水北调的“摊派”何日才是尽头?《中国经济周刊》获得的相关文件都有明确一致的说法——江苏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征收期限为8年。然而,顾志华却非常认真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8年”很可能会因为整个工程的资金不足而改头换面“顺延”下去,以致遥遥无期,平民百姓则会因为日侵月蚀而忘记了痛痒。
顾志华认为,之所以这样分析问题自有其客观依据——从方方面面的文件来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地方筹集基金占投资总量的35%”或许是一个定 数,但“434亿元”的筹集总额却难以一成不变——中国的物价上涨之快已经无人能够否认;南水北调工期之长、项目之多也是铁定的事实。因此,50年间工程 预算无疑会不断上调甚至加倍翻番,既定的“基金限额”谁敢“一锤定音”?
顾志华的说法似乎并非杞人之忧,张基尧就曾说过:“2005年,东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资金总量比总体规划翻了一番……”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中看到,“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在全省范围内征收,征收期限为8年。”而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却明确表述,“工程建成后,继续征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银行贷款的本息由水费收入和工程建成后延长征收的基金偿 还。”
顾志华还提请《中国经济周刊》特别注意,《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文规定:各省市政府“在确保及时、足额上缴南水北调 工程基金的基础上,可根据本地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投资、社会承受能力、水价调整空间等情况,通过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筹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所需部 分资金。”“‘基金’之外又预设了‘资金’,‘承受能力’、‘水价空间’永远都是悬在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利剑!”顾志华说。
另外,《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还规定,基金“超收部分作为水资源费纳入同级财政国库,不再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管理”,这个“超收”的说法也让顾志华寝食难安——“为什么要‘超收’呢?”
南水北调具有“经营”性质,对此国家和江苏的文件多有提及;从字面上理解,“基金”也应当是一种有所回报的投资。但记者没有能够找到该工程的 “盈利”分配模式,更无从知晓水源地居民是否会在某年某月因南水北调工程“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得到“反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此咨询各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都是“以文件为准”。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克 | 江苏报道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南水北调 工程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