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谁能暂代我照看下爸妈”
居民盼社区推出临时替代式护理服务
近段时间,家住四川省达州市某小区的陈女士很是发愁。因工作关系,陈女士经常往来于全国各地,作为家里的独生女,难以照顾好年迈的父母。让两位老人去敬老院吧,老人内心很不情愿。新年过后,公司计划安排陈女士到北京培训,可是家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父母让她很是为难。
笔者在与社区居民长期接触中,发现和陈女士一样犯难的家庭为数不少,常有居民提到长期照顾老人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其他事情。尤其在遇到急事时也苦于找不到可以临时替代自己的人,还有一些居民缺乏照顾患病老人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也无从学起。这时候,如果社区能有临时性替代式照顾老人的护理服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病老人家属的燃眉之急。
临时性替代式护理服务主要面向社区长期需要照顾护理老人的家庭提供服务,使因长期照顾护理老人而产生疲惫、精神压抑、无法处理其他事务等状况的家庭成员得到及时调理,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对老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以及照顾护理技能指导等,以减轻老人家庭内部照料负担,提升老人家庭生活质量。
据了解,我国已有一些城市的养老机构提供类似服务,用于临时接纳患病老人入住,规定次数及天数,入住老人可以享受养老院的护理保健资源。但很多老人家属反映这种方式不够方便,不仅需要家属腾出时间专门接送老人,而且,频繁变换环境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
因此,很多家属期望社区尽快推出类似服务,主要原因是:居民本身生活在社区,更愿意足不出户就得到想要的服务;居委会等相关机构作为政府的“神经末梢”,颇得居民信任;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长期直接接触,彼此交流、沟通没有障碍,当居民有事脱不开身时,社区派出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临时替代家属照顾老人,服务更加贴心。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快,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看护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需要这种临时性替代式护理服务。作为基层组织,社区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作用,将社区内有志于从事这项工作并且有时间和条件的居民及各个领域的志愿者聚集起来,与社区医院等机构联手,通过定期培训、定点实习,使他们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然后按照一定的管理模式,根据居民的要求,随时提供临时性护理服务。这样,既盘活了社区内的服务资源,又为居民减轻了负担。
同时,社区还可以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员、助老义工、家政服务员、社区公益服务员等资源为老人提供短期上门照顾护理或应急预案。如果吸纳在校学生以社会实践方式加入其中,不仅能够让在校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增加人生阅历、更直接地接受中华民族爱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对他们的人生大有裨益,还可以使社区服务力量更加充实,极大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融洽社区氛围。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老人 社区 居民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