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相亲:那些寻爱的年轻人
编者按:相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不必做太久远的追溯,上世纪80年代,相亲就曾是很普遍的事情。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宋丹丹主演的《懒汉相亲》就曾经夸张地展现了这个场景。不过,当时的相亲,时代背景更多的是当时比较保守的婚恋观念。而今天,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在陌生人社会,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成本越来越高。
今天,人们不再提“彩礼”,不再提“社会成分”、“家庭出身”,恋爱自由早已经成为父母子女普遍接受的价值观。网恋、“闪婚”也早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可谁又能说,“彩礼”、“成分”这些概念没有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今天呢?不然,怎么会有“丈母娘经济”一说,怎么会有“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想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戏谑呢。适逢马年情人节和元宵节,本报记者近日就“相亲”这个话题采访了婚介机构,也采访了期待爱情降临的年轻人,读者从中能找出一些答案?!?杜军玲)
许多适婚青年刚从春节期间亲朋的催婚、安排相亲甚至逼婚中缓过神来,情人节又翩然而至。满大街随处可见的玫瑰花束和粉色气球,让城市变得梦幻,也撩拨着单身青年们蠢蠢欲动的心。
然而,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正在青春的年纪,一些年轻人却开始感叹“累觉不爱”。在都市的工作生活压力面前,没有时间、没有经济基础、缺乏信心等都成为不爱的理由。
一方面是亲朋好友的催促、社会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个人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同时,商业机构也乘虚而入,大肆渲染未婚男女的悲情,以亲情为武器向目标消费人群施压。在“内忧外患”面前,那些寻爱的年轻人,他们的际遇如何?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被户口绑架的爱情
从江西老家回北京上班的火车上,黄莹一直在想,明年回家该怎么应付那群热心的亲戚。
她被“逼婚”了。大年初二,七大姑八大姨齐聚一堂,所有人众口一词:“明年一定要找一个带回来!”表姐最热心、情绪也最激动:“不要再拖下去了,我给你介绍的那个小伙子,你们见见面?”
黄莹的父母关心的是小伙子有没有北京户口。听说对方有北京户口后,他们眼里掠过一星光亮,母亲犹犹豫豫地看着她,眼神似乎在说要不你考虑一下?黄莹极力克制自己的不耐烦:“照片你不是见过吗?我不喜欢他。”
今年28岁的黄莹,家在江西九江的一个小城镇,从北京某重点高校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央部委下属的出版社工作?;朴ù有∈羌依锏墓怨耘?,街坊邻居经??渌谐鱿ⅰH欢?,黄莹的母亲有一块心病:黄莹没有北京户口。
参加工作那年,黄莹的父母来北京看她。一个在北京的远房亲戚请他们吃饭,饭桌上,亲戚问起了黄莹的情况,神色严峻地告诉她的父母:“对象要找好,要有北京户口才行,要不然以后小孩上学是大问题。你们一定不能放任她随便找。”
从那以后,问起黄莹的感情问题,父母总会强调问一句:“他有没有北京户口?”工作头两年里,黄莹身边也有过一些追求者,她也曾喜欢一个干净阳光的四川男孩,然而,一听说男孩没有北京户口,黄莹的父母急了,誓死要把这不该有的错爱掐灭在摇篮中。
黄莹也曾在亲戚朋友同事的介绍下相亲,然而,不是她看不上对方,就是对方看不上她,更多的时候,两人相互看不顺眼。她对其中的一次相亲印象深刻。那是一个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博士,照片温和文雅,给她感觉还不错。然而,见面之后,她彻底被博士先生一连串的发问惊呆了。博士问她:“你们单位是什么性质的?你有没有编制?有没有户口?不会是临时工吧?待遇怎么样?”
黄莹的父母指责黄莹意气用事,在他们看来,博士条件不错,又有北京户口,黄莹不应该主动放弃这个机会?;朴ǖ穆杪枭踔劣械隳压?,觉得博士可能还是嫌弃她没有北京户口。
黄莹只好安慰父母:“别着急,找对象要看缘分的。”只是,眼看着年龄一年年增长,黄莹自己心里也有点慌。毕业后这么多年,背着户口问题的沉重包袱,她甚至没能好好谈过一场恋爱。有时候,她甚至赌气地想,为什么非要找一个有北京户口的,说不定哪天找个相爱的人浪迹天涯了呢。夜深人静时,她想起那个大学时给她写情书的男生,不禁泪流满面,那样纯净美好的情感,似乎再也不会有了。
然而,黄莹还是心存幻想?;蛐?,明天她就会遇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他们相爱了、谈婚论嫁,而他也正好有北京户口。
“海归”大龄男的烦恼
林乔的这个年过得战战兢兢。作为家中的独子,37岁的他,婚恋问题又一次被父母严重警告。
“我们也不是想给你压力,你看我们年纪也大了,邻居朋友们一问,你儿子结婚了吗?有孙子了吗?我们怎么回答?”除夕夜里,一家三口正围坐着看电视,林乔的父亲忽然想起了什么,语重心长地叮嘱儿子。
在林乔的朋友和同事看来,他算是挺优秀的。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美国名校博士,工作为人均不错??墒?,他和前女友分手后,一不小心就“剩”到了这个年纪。事实上,从2008年他回国起,父母就开始念叨他的婚姻大事。
并不是林乔不想找,而是平时工作太忙,交往圈子也有限,他有心而无力。林乔也去相过亲,然而,他遇到的两个女孩,让他大跌眼镜。“第一个女孩一见我就问,你有房吗?在哪个位置?多大面积?有没有房贷?”林乔告诉记者,另外一个女孩,他们约会过几次。然而,女孩问了几乎同样的问题,听说他有房贷之后,女孩马上说,那我们结婚的话,房子要写上我的名字。林乔感叹一些国内的女孩过于看重物质,“难道她们认为房子比人更重要吗?”
为了安抚父母的情绪,他向两位老人保证,今年一定结婚。然而,他真正的想法是,还是要找个对的人,不会去凑合。
相比对父母的愧疚,更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他自己。春节一过,林乔感觉到岁月催人老,也越发渴望幸福的婚姻。林乔坦言他很苦恼:“我很孤独,我想有个家。”
那个“她”在哪里?林乔仍然迷茫。
在相亲中一见钟情
张军最近喜上眉梢,他和女朋友晓雪认识不到半年,情感迅速升温,目前正四处看房,准备买房结婚。
张军和晓雪是在相亲中认识的,用张军的话说,是一见钟情。生于1983年的张军,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参加工作伊始,他的父母就盼着他能找个女朋友,早点结婚安定下来。然而,张军从事的IT行业,女孩十分稀缺,他不得不求助同学朋友,帮忙介绍资源。
像许多去相亲的人一样,一开始他并不相信在相亲中能找到真爱。他之前陆陆续续见过一些女孩,有的话不投机,有的交往一段时间又感到不合适。也有的女孩看上了他,提出想和他结婚,可张军总觉得感觉还差了那么一点,不愿仓促步入婚姻殿堂。
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晓雪的出现,让他觉得找到了梦想中的天使。1986年出生的晓雪,去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老师。双方共同的朋友介绍他们认识,第一次见面,两人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意。晓雪的漂亮知性,让张军很是心动,而阳光淳朴的张军也给晓雪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加上有师兄妹的关系,两人在一起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
认识一个月,他们便互相见过了父母,今年过年,张军是在晓雪的黑龙江老家过的,两人随后又去了张军的河南老家探望。
“遇见了对的人,结婚是顺其自然的,不在乎认识时间长短。”张军如此描述自己的体会。他也曾四处寻觅,也曾心生迷茫,如今,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张军为晓雪买了一个一克拉的钻戒,表达他的一片深情。这个情人节,两人正奔波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忙忙碌碌地看房,准备在偌大的城市里,安下一个温暖的小家。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相亲 父母 北京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