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谈根艺,话柴珠
品郑世有根雕艺术
根艺自古有之,相传古时称技艺高深的根雕艺人为“柴株人”。“柴”即指“柴火”,“株”谐音“珠”,意为“柴”为“珠”、“变废为宝”。意指艺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使的乡野灶间的柴火,成为了意趣盎然的艺术品。随着根雕行业的繁荣,根雕艺术的流派、风格以及种类都在不断增加。每位艺术家有自己的创作特色,作品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出生于浙江兰溪的“柴珠人”郑世有独专注与人物创作,在这里笔者要介绍一下郑世有的作品,以供读者赏析。
根雕是就树根的天然形态雕刻创作而成的集“奇”和“巧”与一体的造型艺术。其创作程序一般为:挑选出优质的树根、清理树根、除掉树皮、构思、雕刻、上色、打蜡(上漆)七个步骤。自然之美是根雕的本性,在创作中,根雕可以吸收木雕、石刻、雕塑等姐妹艺术的长处,而因其创作材料的限制,又具有特性。
郑世有工作照
郑世有说:“在所有的创作程序中,构思是根雕创作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可以说是评定大师技艺的分水岭。一定要把自己的创作思想与树根原本呈现的情境相呼应融合,才能开始创作。”源于根雕“取材自然,与天同创”的这种特性,使其在创作中不仅要根据树根原本的形状来对整件作品进行立意,还要注意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对树根进行太多的休整,以免破坏树根的形神。因此一件好的根雕作品,有时候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揣摩。我们在评鉴一件优秀根艺作品时,也可以说是在侧面感受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生活阅历。
噩啸(槐木)
二泉映月(杨梅)第六届省根艺展金奖
愤慨
郑世有不满足于传统的根艺创作,他把黄杨木雕中的劈雕技法运用到了根雕人物的面部线条处理上,使人物的面部更具立体感,表情更加生动传神。这种技法创新获得了业界人士的认可,也将郑世有的创作风格更加的明晰化。之后受方增先“积墨人物画”的启发,并结合了劈雕的技法,郑世有创作出了“根艺棱块雕技法”。这种技法处理作品中人物的面部造型与线条,不仅能体现出树根的内部肌理,使作品多了一些刀痕美,完美地表现出了绘画中积墨的美术效果;更能唤醒根材中的那些自然苍老、斑驳、断裂残痕、结疤、残缺等美感,在创作中起到画龙点睛地效果。
编辑:李勤
关键词:创作 郑世有 根雕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