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北京鬃人:不简单的盘中戏
“鬃人”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艺术品。创始于清朝末期,受京剧及皮影戏影响而产生的,集戏剧脸谱、服装绘制于一身。作品主要以表现戏曲人物为主,也可以制作民间花会题材,如:跑旱船、舞狮、跑驴等;由于在每个人物底部巧妙的按有一圈鬃毛,把鬃人放在铜盘中,一经敲打铜盘边缘,盘中的鬃人就会旋转舞动起来,犹如舞台上人物表演一般,故老北京人又称它为“盘中戏”。鬃人这项民间手工艺术,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示及表演活动。鬃人制作技艺现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白大成先生正在为鬃人上色
“当、当、当……当、当、当……”伴随着一阵敲击铜盘的声响,一个个扮相生动的京剧人物,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有节奏的转着圈儿。若是老艺人兴致高时,还能唱上几句戏词。大人们看着热闹,小孩子瞧着新鲜,也便舍下几毛钱买上一出带回家中赏玩。这便是民间老艺人在百年前庙会上售卖“铜茶盘子戏”的情景。那盘中的戏曲人物有一个学名,就叫做鬃人。
而今鬃人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了。只有在北京的胡同深处,白大成还保留着百年前手工制作鬃人的独家绝技。
美猴王
三英战吕布
水浒人物
早年间的鬃人
北京的鬃人手工艺是受皮影和京剧的影像而产生的,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创始人是清末北京老艺人王春佩。鬃人盛行于清末民初,当时市场在北京的庙会上表演、出售。老北京人习惯称之为“铜茶盘子戏”。普通鬃人高三寸左右,大的六寸有余。鬃人传到白大成手中已经是第三代了,而之前一直由前辈老艺人“鬃人王”家族传承。直到1959年,一心想要学习鬃人制作技艺的白大成,才四处寻师,最后找到了鬃人王的传人王汉卿先生,那时的王汉卿老先生已经改行靠修理无线电为生,零星的制售些鬃人。王汉卿得知白大成志在传承鬃人手艺,也十分认可道“你若能恢复起来也是件好事!”于是,白大成便继承了王氏鬃人的制作技艺,还在以后50多年的时间里改进了鬃人的制作方法,大大提升了鬃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现在“鬃人白”已是京城响当当的名号了!
编辑:李勤
关键词:鬃人 制作 白大成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