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齐让:肩担使命 演绎精彩
齐让,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还是从政为官,为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30余年,他用责任和务实书写了他朴实而平凡的人生。
走出农村 步入工厂
齐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有着农村孩子的纯朴和勤奋,即使到现在他仍然衣着朴实,为人亲和。那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再加上兄弟姐妹比较多,生活拮据,有时候齐让还要穿姐姐的衣服。即使这样,日子也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上学读书。都说老师是照亮学生前行的烛光,初中时因为一个语文老师的鼓励,他爱上了读书和写作,这为他以后的人生开启了一扇门;即使几十年后,他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老师为他作文批改的批语。齐让还特别爱读书,嗜书如命。书,像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他。每天业余时间除了运动,剩下的时间都是捧着书看,别人都睡觉了,他也要在煤油灯下看书。他说人生有三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66年初中毕业,齐让就参加了工作,他当过公社的话务员,当过供销社的售货员。1969年因为招工来到大同的一家军工厂当工人,在鉴定车间负责机械性能试验和试样加工实验。这一干就是三年,18岁的齐让在师傅的谆谆教导下,凭着勤奋好学、踏实认真的精神,很快就成为一名崭露头角的优秀工人。齐让不仅好学肯干,也喜欢钻研。车间里精密车床加工试样批量大,要求精度高,每次加工试样时,都要一次次地拆下与装上,因为每次加工零部件都是这么拆下与装上的来回卸装,这么多年来大家都习惯了,就这么干过来了,既费时,又加大对车床的三爪卡钳的磨损。他就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改进,不用每次都拆下来呢。为此他开始尝试小发明,废寝忘食地画图纸、做模具,最后利用现有的设备加工制作了一个夹具。经过全车间的人试用,发现经过齐让这么小小的改动,不仅减少了大家卸下、装上的重复劳动,延长了卡钳的寿命,还缩短了工作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齐让的小发明创造得到了领导的大力表扬,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在他离厂多年后,此项小发明还一直在使用。
齐让是幸运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从农村来到工厂,在军工厂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良师,为他的继续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因为是军工厂鉴定车间,后改名为中央实验室。车间里有很多大学生,齐让总是虚心地向他们请教问题,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齐让边工作边学习把没有学过的三年高中课程全部补学了;也是因为他们,他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材料的知识,这也为他日后进入清华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生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三年的勤奋学习与努力工作,使齐让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迈出了人生难能可贵而又坚定扎实的第一步。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命运钟情于齐让,1972年他赶上了工农兵上大学,清华大学到他所在的军工厂招生。因为平时表现优秀,经过群众推荐和厂领导班子研究,厂里推荐齐让做工农兵学员。在经过清华招生老师的笔试和面试后,他从参加考试的40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清华,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踏入高等学府大门。
清华历练 矢志求学
1972年5月份,齐让满怀抱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第一次进京,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儿时的梦想成为现实。他清醒地知道,踏进清华大学,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知识与学问的高峰需要他踏踏实实地去钻研、攀登。清华大学,这个理工领域的中国第一学府,给予齐让真是太多、太多。在清华大学,从学生到留校任教,齐让一待就是近十年,学员、留校做辅导员、脱产进修、选读研究课程、做任课老师,实验室研究常常到深夜。光阴荏苒,十年的时光,齐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这十年是齐让人生中最年轻的十年,这十年也是齐让人生中很愉快的十年。“水木清华”深深地铭记着他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有他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腾跃奔跑时的矫健身姿,也有他在实验室里刻苦研究、专心致志的身影。在清华化工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的三年八个月里,他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学习。高水准的专业老师带给他当时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使他的专业水平日益精进;清华大学厚德载物的校风、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莘莘学子渴望学习的浓厚氛围,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铸就了他日后脚踏实地务实的工作作风。
齐让硬朗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的心,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一语中的。他参加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研制高压钠灯,这个课题的时效性很强,高压钠灯作为第三代光源,光效高,穿透力强,适合公路、港口等户外光源使用。而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这项技术,当时轻工业部的一个考察团,希望能够去国外的企业考察,可这些企业压根就不让你参观此技术。清华的科研小组经过多次试验筛选,最后选定采用半透明多晶氧化铝陶瓷管做电弧管管体较为理想。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钠蒸气腐蚀性能,还有良好的可见光穿越能力??裳芯康哪烟獬隼戳耍和该魈沾晒艹尚秃笥衅?,这就意味着即使产品有了也是废品。进入讨论阶段,大家争执不下,有的同志认为是料浆里有气泡,而齐让认为是石膏模子的微孔里有空气。为了验证和推论,齐让想到一个好办法— 做一个半模出来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实验证明齐让是正确的。待各项技术突破后,在长安街东单段高压钠灯点亮了第一条街,受到各方好评。之后,清华和企业搞联合推广,为企业做技术培训。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培养了齐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他说母校给了他三件宝,其中一件便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说:“分析问题是基础,是方法,是手段;而解决问题则是目的。两个能力的获得,没有捷径,只有学习和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确实,清华大学的几年学习让齐让的人生变得饱满而精彩。在清华毕业时,原本已经申请去西藏支边的齐让,因为班主任老师的惜才与爱才,还是把他留校在清华当老师、做学生辅导员。也是因为毕业留校的选择,使齐让的学习生涯得以继续。因为爱好体育,排球打得好,在校排球队的缘故,他认识的人比较多,只要一有空闲,他总是跑到其它系里去旁听他喜欢的课程。在校期间,他还脱产进修了两年,日积月累,几年下来,他的知识面扩大了很多。在他看来学习是终生的事,在离开清华大学后近30年的时间里,他还参加了许多次组织提供的脱产或在职学习。他曾在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学习了管理科学,在中央党校脱产学习一年半,还曾在日本进修学习经济管理,在法国进修科技管理。更多的时间,他都是结合工作岗位的变动,坚持业余时间的学习。他说在他工作的这么多年,他从没在夜里1点前睡过觉,即使白天工作再累也会在晚上留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于看书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几十年来他始终处于工作、学习、工作或叫充电与放电的状态。这样的学习精神使齐让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与解决问题。
编辑:罗韦
关键词:工作 学习 提案 齐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