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扶贫
从家到单位只需十几分钟是怎样的体验?潜山市很多群众正享受着这样的便利。40岁的天柱山镇村民吴功民,在镇里一家茶厂上班,从家骑车上班只要10分钟。老吴患有慢性病,在茶厂从事锄草、施肥、炒茶等轻度劳动,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母亲?!霸诩颐趴诠ぷ髡婧?,病情缓解了,生活压力也变小了!”吴功民告诉记者。
潜山市一些非遗项目也帮助周边群众脱了贫,且用工形式灵活。痘姆乡古陶基地每年可吸纳近40名贫困群众务工。雨季来临、不宜制陶时,贫困群众可帮助制陶基地销售成品。油坝乡一家舒席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运营模式,贫困群众可把原材料带回家制作竹编工艺制品,计件领取工资。
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如何调动贫困群众就业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潜山市经过摸底调查发现,全市不少年龄偏大或家中有人需要照料的贫困群众,无法离家进城就业。面对“城里有事招工难”和“村里有人找事难”的就业扶贫矛盾,潜山市推进“三下乡”就业扶贫模式,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以自家为中心,在20分钟左右路程范围内就近就业。
扶贫工作应激发脱贫动力。对贫困群众来说,“20分钟就业圈”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工作能力。一些贫困地区没有能够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的产业,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及没有一技之长的群众,大多在家里或从事传统农事,收入较低。当扶贫车间、就业岗位来到身边,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了,即使业务不熟,他们也可以在扶贫车间里边学边做。尽力创造条件,把贫困群众立志脱贫的心气儿激发出来、自力更生的习惯培养出来,才能让脱贫可持续。
扶贫工作应满足各方需求?!?0分钟就业圈”,不仅让贫困群众实现看家、养家两不误,还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手工艺等领域熟手多。油坝乡编席历史长达2000多年,很多村民从小就会编席,无需培训即可上手。当地企业积极利用“20分钟就业圈”带来的劳动力资源,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实现增收提效。痘姆乡一家食品企业开设扶贫车间,以本地优质大米为原料生产水磨年糕,畅销多地。
扶贫工作应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拍脑袋决策、想当然施策,只会让脱贫工作走弯路甚至走错路。“20分钟就业圈”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与相关部门的深入调研分不开。通过走访大量贫困户,找到部分贫困群众不愿就业、不能就业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优化扶贫产业布局,从而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解决贫困群众就业的痛点与难点。
扶贫工作应勇于开拓创新。简单的“拿来主义”往往“水土不服”,脱贫工作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还会挫伤贫困户积极性,影响后续发展。只有因地制宜、开动脑筋、先试先行、扬长避短,杜绝投机取巧、照搬照套,才能在创新中走出扶贫新路。潜山市结合实际“开药方”,创新发展思路和扶贫模式,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使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各地应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时,立足本地实际,不断探索扶贫新模式、新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关键词: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扶贫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