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3年来170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以创新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自2017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170万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开展了近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农户近100万户。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经验才干。本报记者采访了三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来听他们讲述在红色筑梦之旅中的所思、所感、所悟。
——编 者
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讲述者: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届硕士刘沈厅
2017年初,我回到家乡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创业,流转了130余亩土地种植柑橘和猕猴桃。经过几年时间,家乡的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近17万亩,覆盖葡萄、柑橘、猕猴桃等品类。
去年年初,我和其他9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一起成立了彭山区果业商会和微梦志愿服务队。今年年初,全区7000多万斤晚熟柑橘面临滞销。我们商会对接政府、收集问题、反馈需求、讨论方案,用7天时间建成了“零接触式”水果中转站。
打通物流只是第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才是关键。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通过电商协会对接直播带货平台。近100位主播走进果园,开展直播300余场,累计销售300万斤,销售额2000万元。
此后,我们又培训140余位农场主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农商信息共享、远程视频洽谈、直播看货、监控采摘等,并辅以冷链物流储运、“零接触式”中转站转运,销售柑橘1200万斤,价值4860万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每斤4.5元的好价格帮一名刚脱贫的老果农卖出了8万斤柑橘。他十分感动,还主动加入服务队,成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受到中转站模式的启发,我又搭建起公益性“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整合新媒体矩阵资源,让政府、果农、客商等实现一站式无缝对接。6月初,平台搭建完成,现已陆续入驻农场200余家,全国客商60余家,产品超过500个,线上劳务中心也已入驻农民工1000余人。
今年8月,为减少洪水灾害对果农的影响,平台紧急通过线上直播引流和线下平台对接,助销葡萄500万斤,挽回损失5000余万元??吹秸庑┦郑业男腋8泻统删透杏腿欢?。虽然我做的不是自己的专业,但却是对乡亲们实实在在有帮助的事业。
我们立志做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技艺,编织青春梦想
讲述者:贺州学院2018级学生潘水珍
“五岭山歌就是多,出门两步脚绊歌;世代种地又种歌,盼望走出大山窝……”这是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瑶族蝴蝶歌,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我,一直希望走出大山看看,并帮助我的家乡脱贫,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参与“扶瑶织梦”创新创业团队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瑶族服饰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在校内老师和校外传承人的指导下,我们团队拜访了600多位瑶乡绣娘,录制了2600多个小时的视频,拍摄了3.7万多张照片,收集了963件(套)原生态瑶族服饰,共绘制了1254种瑶族纹样,建立了瑶族服饰IP地址数据库。
依托“国家级非遗名录《瑶族服饰》贺州学院传承基地”和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贺州)联合研发基地,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高校(设计生产研发中心)+基地(瑶绣传承培训体验、乡村扶贫车间)+绣娘(刺绣工坊和绣娘家庭)”的瑶乡扶贫新模式,年产服饰1.02万件(套),各类工艺衍生产品3.6万件,带动了瑶乡的发展。
不仅如此,团队设计的瑶绣作品还被许多博物馆收藏,有两种瑶绣图案作品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联合国商务笔记本的装饰。现在,贺州市的瑶绣绣娘达500多人,其中360余人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返乡农民工,每年人均可增收1.5万元以上,富川县也成功脱贫摘帽。
今年暑假,我们团队两次前往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一批瑶族文创产品,开展网上直播带货,还建立“都安瑶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洛陀》传承基地”、贺州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和“扶瑶织梦”非遗+文创产学研基地,助推都安瑶族文化传承与瑶乡脱贫攻坚。
今后,我会好好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继续参与“扶瑶织梦”,实现我的梦想。
返乡创业,助力黔货出山
讲述者: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肖祥应
我出生在贵州省石阡县农村,2018年9月开学前,我们村的村支书对我说,“你去北京好好读书,以后回来支持家乡建设”。进入大学后,我常听同学讲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经历。渐渐地,返乡创业、助农脱贫的种子在我心中发芽。
辣椒是贵州特产,仅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石阡县等地种植的辣椒就有上万亩。今年,乡亲们种植的辣椒大面积丰收,却因销量不好而发愁。我也替大家着急,希望能为老乡们做点实事。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如果能通过直播带货宣传,家乡的农产品或许就不愁销路了。于是,我与有助农带货经验的同学组建了14人的北科大“黔小哥”青年返乡创业实践队,在我的家乡铜仁开展电商助农活动,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与石阡县和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生产协议,对口支援沿河县,将沿河县的辣椒作为原料,开发出系列产品,借助直播拓展销路。如今,每个月销售五香辣椒面达到500斤以上。
未来,我会继续创新直播营销方式,助力黔货出山、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