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网络账号、虚拟货币、游戏道具……如何?;の颐堑男槟獠撇??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题:网络账号、虚拟货币、游戏道具……如何?;の颐堑男槟獠撇??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颜之宏、邬慧颖
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能不能转让?淘宝店铺能不能流转、继承?……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虚拟财产,如何依法保护这些虚拟财产?
刚刚通过的民法典,在“总则”部分明确提出“虚拟财产”的概念,指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び泄娑ǖ?,依照其规定。”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前司法实践中,虚拟财产的?;と孕韪母锖筒欢咸剿?。
虚拟财产范围越来越广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世界联系愈加紧密,虚拟财产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除淘宝或支付宝这类与“钱”直接相关的平台账号,诸如手游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虚拟货币,甚至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也都具有了一定的资产属性。
——网上店铺和交易账户、游戏账号及虚拟货币?!按由洗笱?,我就开始玩各类大型网络游戏,为买游戏装备也投入了不少钱。去年上半年,我一游戏账号转手就卖了4000元?!苯髂喜忻裢跖扛嫠呒钦?,她认识不少拥有价值上万元游戏账号的朋友,甚至有人专门以贩卖游戏账号为业。
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张翼腾律师认为,游戏账号、网上店铺、虚拟货币等,虽然只存在于虚拟空间,但客观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易价值,应被视为虚拟财产。
——具有一定“粉丝”量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带有公共传播属性的平台账号?!傲髁考聪纸稹保涤幸欢ā胺鬯俊绷康墓泊フ撕啪哂小傲髁勘湎帧钡哪芰?,因此也应被视为虚拟财产。记者从公关行业了解到,目前一个拥有100万左右“粉丝”的美妆类抖音号,发布一段带有广告植入的短视频的价格在1万元左右;而一个拥有100万左右“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在头条和非头条推送中植入广告的费用分别是5万元和3万元左右。
——在云端或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大数据时代,一些企业在云端或设备中存储的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应被认定为虚拟财产。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崛起,虚拟财产的范围逐步扩大,在法律?;し矫嬉裁媪僭嚼丛蕉嗟奈侍狻1热?,虚拟财产如何继承,在离婚诉讼中如何确定夫妻双方共有虚拟财产的分割,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具体困难。
虚拟财产继承和?;び心男┳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虚拟财产的门类和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但相应的法制建设尚未跟上脚步。
——一些互联网平台长期利用“霸王条款”掣肘用户?;ば槟獠撇?,司法实践尚存认定和质证难题?!坝没д撕潘腥ü楸酒教ㄋ小薄坝捎谡撕拧⒚苈氲刃畔⑼饨?、泄露或者被他人盗用而引起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这是某互联网平台用户服务协议中的内容。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互联网平台都有类似“霸王条款”,这些条款大多具有“不可商议性”,将用户置于严重的不平等地位,也为用户日后的维权制造了很大障碍。
——部分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仍待进一步明确。以近年来兴起的虚拟货币为例,根据工信部和原“一行三会”于201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当现行法律法规未对某类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予以承认时,则此类虚拟财产在追索或继承时将难以受到法律?;?。
“前两年,我一款价值将近2000元的游戏装备私下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出售时被骗,向该平台客服人员反映后,他们表示无法对虚拟产品的交易进行核对和?;??!币幻蜗吠婕腋嫠呒钦?,“就算我把和对方的聊天记录发给客服人员看都无济于事,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p>
——虚拟财产的本质仍是云端数据,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存在举证难问题。肖飒等法律界人士认为,当法院认定用户账户中的虚拟货币或道具是“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时,则用户适用消费者权益?;しㄖ械摹熬僦ぴ鹑蔚怪谩鼻樾?。而如果法院认定平台与用户之间非“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则用户需要就“因平台责任导致虚拟财产损失”进行举证,这从客观上增加了用户在虚拟财产?;ど系奈ǔ杀?。
虚拟财产?;と孕琛案咧健?/strong>
据了解,一些国家已有顺利继承虚拟财产的先例。2018年7月,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一名母亲申请继承已故女儿网络社交平台账号一案做出裁决,认定该账号为遗产一部分,因而判决该母亲可以继承账号。
法律界人士认为,虚拟财产日益增多,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促进虚拟财产保护。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新锐表示,平台为免除或减轻自身责任而拟定的格式条款,如显失公平,应认定为无效条款?!氨热纭捎谡撕疟凰说劣枚鸬姆稍鹑斡捎没ё孕谐械!脑级ǎ陀锌赡鼙环ㄔ喝隙ㄎ教ㄔ诓缓侠淼孛獬涠杂没д嘶О踩Τ械5脑鹑?,相关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币的谌耸拷ㄒ?,相关监管部门应对互联网平台的格式合同进行专项检查,将不符合规定的条款内容向社会通报,并要求平台限期整改。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为,虽然大部分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账号都约定用户仅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但从法律角度而言,网络账号的使用权也可被视为虚拟财产。他建议,立法和司法机关可在未来继续探索划定虚拟财产的具体范围和性质,从而为具体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针对公民虚拟财产的犯罪行为,应以财产犯罪论处?!霸诘鼻暗乃痉ㄊ导?,一些判例显示,当用户虚拟财产遭受侵害时,法庭会认定这种行为是计算机犯罪而非财产犯罪,这就导致虚拟财产的权利人有一定概率无法追回遗失或被盗资产?!闭憬笱Ч饣ㄑг夯チ裳芯恐行闹魅胃哐薅怠?/p>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虚拟 财产 账号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