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马慧娟代表:让文化的力量深扎泥土
新华社银川5月7日电(记者靳赫、谢建雯)房间中央摆着一个大方桌,几名妇女围桌而坐,有的正翻开书页细细品读,有的则手握铅笔,一笔一画地写着“老”“幼”“爸”“妈”等汉字。房间里,还有一名“老师”在旁指导。
这名“老师”是家住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房间里,马慧娟创办的“泥土书香读书社”的成员们正在参加一场集体读书活动。作为一个在黄土地上长大的农民,马慧娟的生活因读书和写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她也希望教更多农民读书识字,为他们的人生增添更多可能性。
马慧娟今年40岁。得益于政府实施的易地搬迁扶贫工程,2001年,马慧娟一家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红寺堡区,在罗山脚下、黄河岸边扎下根来,种田、养牛养羊和打工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在马慧娟看来,劳作之苦算不了什么,真正难以忍受的是心灵的孤独。马慧娟说,过去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村里想借本书比借钱都难,思想更难交流出去?!昂迷谑楸靖宋易畲蟮南胂罂占?,让我知道远方的具体样子?!彼?。
2010年,马慧娟尝试用手机在QQ空间里写随笔,开始了一边劳作一边写作的生活。十年间,她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按坏了13部手机,记录了许多像她一样的农村妇女的酸甜苦辣。她在宁夏重要刊物上发表第一篇散文并获得第一笔稿费后,村里人看到了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她的文字。
书本和写作改变了马慧娟的命运,她先后当选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和全国人大代表。为了让文化在黄土地里更好地生根发芽,她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加强地方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等建议,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成为马慧娟履职的重点。
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后,马慧娟回到玉池村,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创办了读书社,并很快吸纳了首批20多名社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然而,由于社员中多半不识字,读书社变成了“识字班”。
最初,马慧娟有些头疼和灰心?!昂罄聪胂?,这些女性大多上了年纪,又要养牛养羊,又要顾家,要求她们有比较高的文化起点,的确不现实。”马慧娟说,读书社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农民除了可以学习文化知识,还能了解政策和法律,在精神上也能有更高追求。
“以前我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连厕所外面的‘男’和‘女’两个字都分不清?!庇癯卮宕迕袼辗⑺?,现在她到外地能看得懂车牌,接孙子、取药时也会写自己的名字。玉池村村民金雪萍说,读书等文化活动拓宽了她的眼界,丰富了她的生活,去年,她参演的微电影还在自治区级活动中获了奖。
付出取得了成果,但马慧娟履职的步伐没有停歇。近两年,马慧娟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互联网、智能手机已经在农村普及,然而,不少农民却难以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他们不会上网、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可能会成为被互联网时代甩在身后的人群。
“不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不仅让这些人的生活缺少了乐趣,也让他们在看病挂号、缴纳各种费用时遇到麻烦。一些贫困群众脱贫后也可能因眼界受限,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知识、技术,收入再次和别人拉开差距?!甭砘劬晁?。于是,她又提出了加强贫困地区成年人教育,进行“二次扫盲”,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在马慧娟看来,健全完善农村文化体系,对于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意义非凡。今年两会前,马慧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她发现,很多乡村虽然建设了文化阵地,却缺少专门的文化协管员,有些乡村虽然有专人专干负责相关工作,却因待遇过低,难以激发相关人员积极性,文化阵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对于这些问题,马慧娟进行了认真思考研究,今年,她将带着新的建议走进全国两会会场。
关键词:让文化的力量深扎泥土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