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禁食野生动物重在观念转变

2020年02月10日 10:50 | 作者:夏杨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1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其来源可以确定为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一些人喜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再次带来惨痛教训。

中国人食用野生动物古已有之,《汉书》就曾记载:“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币馑际墙ㄍ酚プ龀商来透俟俸取=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国民仍将野味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到1989年《野生动物?;しā肥┬泻螅恍┫彩骋吧锏娜?,碍于法律规定,从正大光明吃转为了偷偷摸摸吃。

当下,一方面要推动禁食野生动物立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禁食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

中国人吃野味,除了一部分来自传统习惯,大多数抱着三种心态:野生动物有滋补治病效果;野生动物味道好;食用野味“高端大气上档次”,是身份的象征。

笔者认为,在开展禁食野味宣传教育时,可以将上述三点列为目标,逐个击破。

一是破除“滋补治病”谣言。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大多数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并无特殊之处,例如,穿山甲鳞片营养类似人类指甲,一副鱼翅可吸收的营养不如一个鸡蛋。我国传统医药多以动物入药,许多有切实功效的动物中药材早已实现规?;常琪晗愫吐谷?。一些难以获得的中药材可用功效类似的西药代替,例如以非甾类抗炎药代替虎骨治疗风湿,效果更好且合法。

二是纠正“味道鲜美”观点??蒲а芯肯允荆吧秸浜N丁蔽蘼凼前被岷抗钩杀壤?,还是维生素、无机盐或微量元素等,都不是特别高。野生动物基本上处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生存环境下,有的身上携带寄生虫,其肉质可想而知。俗话说三分食材七分烹饪,当今世界烹饪新技术层出不穷,可以将任何食材做得色香味意形养俱佳。当大厨们用豆制品做出味可乱真的“素熊掌”时,冒险吃真熊掌的“老饕”就显得愚蠢且不值。

三是匡正“身份象征”观念。野生动物供应链后面大都隐藏着血腥:割下鱼翅的鲨鱼只能沉入海底等死,猎杀母熊往往会导致数只幼崽饿死。结群而猎、茹毛饮血是原始人的象征,为了口腹之欲不择手段也非文明人的模样。打破法律监督、道德约束,无视生态平衡、社会安全也要吃野生动物的行为,是一种素质低下、自私自利的表现,它和“身份地位”并不沾边,而是一种理应人人谴责、人人鄙视的野蛮之举。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野生动物 禁食 观念 转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