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吉林省3年减贫近九成 退出县贫困群众认可度高于98%
黑土千里,地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吉林省尽管资源禀赋不差,但脱贫攻坚仍然不易?!叭∑独丝谥?,特殊困难群体占比非常高,60岁以上的接近一半,无劳动能力的占56%,因病致贫的占69%,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笔》銎栋熘魅握疟Σ盘寡浴?/p>
脱贫攻坚,吉林省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聚焦“硬骨头”,措施更精准,交出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不到3年时间,减贫近九成,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第三方评估显示,摘帽县贫困人口漏评率、脱贫人口错退率均为0,群众认可度在98%以上。
眼下,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如何保质保量兑现脱贫目标,如何让贫困群众真正长本事、有能力,记者在吉林省进行了调查。
“差1分合格也等于0分”
一家一户对账销号,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新兴乡西太村贫困户韩忠友家的土坯房,从照片上看,墙体有明显裂痕……”白城市通榆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正讨论排查发现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这样的会议,通榆县每周开一次,雷打不动。
“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上,差1分合格也等于0分!”通榆县委书记李德明介绍,全县抽调了200余名精兵强将,“以户查房”“以房查水”“以龄查学”“以患查策”,全方位多角度排查,发现问题要求7日内整改完毕,并举一反三,对整改不力甚至欺上瞒下的责任人,情节严重的要实施追责。
“对标脱贫标准,到户到人地查漏补缺、销号清零,就需要这样较真碰硬、下绣花功夫。”省扶贫办副主任杨春霆说。
这样的大排查与“回头看”,正在吉林省贫困乡村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10月底,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全部劝返,贫困户安全住房全部竣工,基本医疗保障存在问题整改清零,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干部的辛苦换来了贫困群众越来越高的幸福指数。
走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龙城镇富兴村贫困户宗景和家,新房干净亮堂,室内抽水马桶、煤气灶一应俱全。
“党的好政策让我这老头子享大福啦,知足喽!”见扶贫干部进门,宗景和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跟大家唠起嗑来。
得益于精准扶贫好政策,2017年他顺利脱了贫。2018年市里对脱贫户“回头看”,发现他家的房子主体结构出现破损,又补助他进行危房改造。这回,宗景和掏出“压箱底”的钱,把房子彻底收拾了一下。“现在吃穿不愁,看病住院能报90%,每月有低保和养老保险,我该好好享受生活了。”笑容洋溢在宗景和的脸上。
在吉林省采访,这样的脱贫故事听了不少。吉林省委脱贫攻坚宣传调研指导组副组长朱孟才感慨:当初识别贫困户时,“先看房、次看粮,再看有没有病号卧在床”,现在贫困户的光景变成了“两不愁三保障,大步快走奔小康”。
“产业链增收稳稳的”
龙头带动,保险护航,实现稳定脱贫
前两天,蛟河市青背村第一书记曾丽圆到贫困户范学仁家走访,刚进门,就接到一个“挑战”。
“曾书记,我这有点野生榛蘑,你能帮我卖了不?能卖上40块钱一斤,我就老幸福了?!?/p>
曾丽圆毫不含糊就接了招儿,“这可是好东西??!70元一斤包邮,咋样?”
她让范学仁拿着蘑菇,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往微信朋友圈一发?!熬?分钟,刷一下就订没了。微商客户都知道我们这里的山货质量好,蘑菇肯定差不了?!?/p>
帮助村里建起木耳产业园并代言销售,曾丽圆把村里的扶贫产业做出了小名堂——去年产业园盈利15万元,贫困户仅这一项就平均增收1600余元。
稳定脱贫,产业扶贫是根本之计。吉林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关键作用,组织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为3.4万户贫困户平均增收近2000元,为全省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1910万元。
产业扶贫不仅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还帮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
“4月17日,这圪垯刮了场10级大风,俺们的一栋大棚被吹倒了,一栋黄瓜棚一天能卖2000元,疼得我心头滴血啊!”站在大棚里,梨树县喇嘛甸镇申染房村陈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种大棚就怕风雪灾害,得亏上了保险,让我第一时间补种上了西红柿,要不今年给贫困户分红都够呛了?!?/p>
梨树县扶贫办副主任田守军介绍,全县贫困户中96.8%是因病因残致贫,县里采取把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委托给新型主体经营,再给贫困户分红的扶贫模式,扶贫产业保险能让扶贫资产保值、贫困户分红无忧。
吉林省全面推行“6+N+1”产业扶贫保险,为水稻、玉米等6大种植品种、N种县域特色农业产业、1类扶贫产业设施购买成本险,全省近6.5万户贫困户免费参保。
龙头带着贫困户干,产业扶贫更稳当。
“以前种木耳有两怕:一怕培育菌种失败,二怕价格大起大落。现在嵌入产业链增收稳稳的?!蓖羟逑卮笮斯嫡蛏洗宕迤独ЩЯ跷牟?,“老把式”尝到了“新种法”的甜头。今年他加入了村里的木耳合作社,合作社从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购买菌种,公司订单回收合作社的木耳。
8月份木耳喜获丰收,可上村村的菌农们却高兴不起来:“公司跟俺们签的订单是35元一斤,可市场价才20元出头?!钡P钠笠祷嵛ピ迹┟歉辖粽易ご骞ぷ鞫佣映に锞咏途┐砩厦湃ノ是榭??!霸勖怯泻贤忝桥律堆??我们有技术、有市场,带着你们干,脱贫肯定更靠谱?!碧以垂径鲁に镉婪级懊凰?,就收下了村里的木耳。
如今,在汪清县,小木耳成了带动近4万人的扶贫大产业,一家家龙头企业、一个个菌包厂牵头成立合作社,菌农全部入社,从产到销“五统一”,强力助推这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14%。
“不只图一时‘过线’”
扶能力、管长远,建立返贫防护墙,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推进到现在,如何防止脱贫之后返贫?“扶贫关键在于扶能力、管长远。”张宝才介绍,吉林省立足高质量脱贫,不只图一时“过线”,而是放眼长远,完善兜底机制,切实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看病120、服务111”,这个口号在吉林省的贫困乡村里妇孺皆知。省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林丰全介绍,贫困人口到指定医院看病自付10%、看慢性病自付20%、住院0押金,每人享受1份健康档案、1个诊疗方案、1个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这让贫困群众看病有了基本保障。
然而,有些得了大病重病的贫困户,报销后自费负担仍然较重,成了脱贫困难户。吉林省各地积极“打补丁”,不让疾病压垮这些特困户。
通榆县瞻榆镇西关村贫困户娄文利一家,生活曾被大病拖入了困境。去年4月,娄文利做了结直肠癌切除手术。之后不久,妻子徐淑梅也先后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和肺癌手术,俩人总医药费用高达39万多元,虽然四重保障报销了31万多元,但自付部分仍有8万元。“谁家摊上都够呛!得亏县里通过一事一议又贴补了5万多元,真的是救了咱一家人的命啊。”娄文利的感激溢于言表。
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是脱贫攻坚重要的努力方向。吉林省各地积极发力,不少地方财政出钱,为这两类人群购买防贫保险。
41岁的刘强是梨树县蔡家镇新村村普通村民,之前做瓦工,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前阵子,他突发疾病,先后两次住院治疗,新农合报销后自付了2.2万元。这场大病让刘强右上肢瘫痪,生活重担压到了他70岁的老母亲身上,一家人处在致贫的边缘。
“多亏有保险,我家的‘天’才不会塌?!绷跚克担榔侗O找丫舳飧冻绦?,将赔付2.2万元医疗费,同时保障全家人均收入达到扶贫标准的1.1倍。
扶贫扶长远,扶志是关键,吉林省各地下足了绣花功夫。
“别小看这账本,里边学问不小呢。”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第一书记曹爱鹏,掏出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本介绍,如果传统地按人头分,容易产生等靠要思想,对有重病、遭重灾和失能、半失能的特困户来说,帮扶效果不明显。村里采取“按户到人”更精准的扶贫方式,参考年龄、身体状况、医疗支出、劳动能力等因素,将全村贫困人口分为6类,没劳动能力的每类人群分配“基础金”,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参与公益岗位、“四小工程”挣“奖补金”。
“这钱我拿着硬气,乡亲们也服气?!逼独ЩТ藿袼秤盅χ植?,又当“治安巡逻员”“餐厅炊事员”,去年挣了2700元奖补金,老伴金凤吉瘫痪在床,获得了1940元的基础金。
“这样的分配方式,对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很管用,也有助于打消非贫困户的心理不平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扶贫办主任周延文告诉记者,河北村这种扶贫模式已在全州推广。
长白山林海绵延不绝,松花江水静静流淌,一路走访,深感吉林省扶贫的准、细、实,高质量脱贫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图景近在眼前!
关键词:吉林省3年减贫近九成 退出县贫困群众认可度高于98%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