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提高扶贫精准度,就要先把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也要想办法切断“穷根”,更要改变人的思想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践中,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从现实情况看,在云南昭通的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高寒地区,不仅居住分散、偏远,而且发展条件差、扶贫难度大。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就要立足实际,把精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提高扶贫精准度,先要把贫困群众从“穷窝”里挪出来。一些贫困群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既有迫于偏远、贫瘠、封闭自然环境的无奈,也存在“住惯的山坡不嫌陡”的惯性。为把这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的群众搬出来,我们坚持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于搬迁全过程,数万名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挪个窝”,而是要围绕搬哪里、怎么搬等问题通盘考虑。昭通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原有的县、乡、村的界限,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让36.24万贫困群众实现了由落后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提高扶贫精准度,要想办法切断“穷根”。易地搬迁只是手段,发展致富才是目的。我们追求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昭通有苹果、马铃薯、竹子等高原特色产业,以此为抓手,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大户,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以彝良为例,该县有丰富的天麻、竹笋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以前大多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难以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机制,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发展好产业、统筹好经营,既能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又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提高扶贫精准度,更要改变人的思想,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2014年以来,昭通的贫困人口从184.37万人下降到了2018年的58.83万人,累计减贫125.54万人、508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县摘帽。每个数字、每项成绩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脱贫攻坚需要围绕人来做工作。一方面,对干部来说,脱贫攻坚的过程虽然艰辛,但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求变求新、勇于顶住压力、善于抓住机遇,带着真心、真情投入到脱贫工作中。用好理念、好方法、好作风为群众服务,旧貌终会变新颜。另一方面,对群众来说,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通过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纳新观念,坚定脱贫的决心、树立致富的信心,个人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搬走贫穷的大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如今,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脱贫攻坚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当此之时,务实为先、精准为要,让脱贫过程更扎实,保障脱贫结果更真实,才能真正使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作者为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
关键词: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