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以人民为中心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燕连福 张慧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为人民谋利益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弊莨劾?,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经过长期持续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没有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特别是在扶贫政策的设计和落实中,应更加注重人性化、精细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各项扶贫政策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实现更加有效的对接,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靠人民群众
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与发展,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实践启示我们,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首先靠的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要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励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同时,更加注重精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注重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脱贫致富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叭诵钠?,泰山移?!贝蛴哑豆ゼ嵴?,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我们应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进一步激发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产业层面合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更多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脱贫成效
由人民来评判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毕敖阶苁榧侵赋?,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脱贫攻坚的水平和成效,最终也要由人民来评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同样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深刻阐释。只要把贫困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齐心协力、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还要继续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能到时候都说完成了脱贫任务,过一两年又大规模返贫。要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我们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完善扶贫信息公开制度,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确保扶贫工作质量,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要严肃问责、严肃处理;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确保脱贫成效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