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特刊报道>奋进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
定规矩 重学习 正风气——十二届全国政协自身建设综述(下)

定规矩、重学习、正风气,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十二届全国政协着眼新形势、立足新使命、适应新要求,十二届全国政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在学习中进步和发展。
■着力提高“三化”水平
最新修订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无疑是十二届全国政协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工作的集中反映和最好体现。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十二届全国政协把修改政协章程作为重点工作,2017年1月开始筹备,成立由俞正声同志牵头的政协章程修改小组。当年11月形成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稿后,全国政协再就草案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各方面共反馈书面材料163份,提出意见1895条,梳理合并后为324条,吸收采纳275条,共修改136处。草案稿上报中共中央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草案稿。
政协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进一步界定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内涵,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对于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专委会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依托。2017年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十二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全国政协制度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
“《指南》要像企业的工作手册一样,把操作流程、运作规范梳理清楚,看过《指南》就知道这个专委会的历史沿革和工作的基本要求、职能、方法、程序?!本荼嘀乒ぷ髯ò喔涸鹑私樯埽嵴径浴吨改稀返谋嘀萍挠韬裢?。
“在梳理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比缁岷头ㄖ莆被嶙せ岣敝魅?、编制工作负责人之一的吕忠梅认为,《指南》本身就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体现,尤其是对一些专委会工作的“软任务”建立“硬标准”,让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成效能够“看得见、可考核”。
此外,十二届全国政协五年间还制定、修订了委员履职工作规则等20项制度,有力推进了政协协商民主、专委会工作等基础性程序机制建设,完善了制度体系。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经常性工作
有了各项规章制度的保障,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经常性工作。
“解剖麻雀”是俞正声同志在2017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关键词,也是对十二届政协调研工作的一条注解和要求。注重沉到基层,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对具体问题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对共性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办法,调研、协商、监督相互贯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助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各专委会依托自身特点,打造出一批特色品牌。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十二届全国政协期间,共收到提案29378件,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
有序,是十二届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的一个关键词。2014年,新修订的《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实施;2015年,《提案办理协商办法》出台;2017年,《提案委员会工作指南》印发……这些办法和指南,确保一件件高质量提案,一步步变为决策参考和施政措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国现有1200万家私营企业和4400万户个体户……”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庄聪生委员的大会发言,将全国工商联调研中收集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的声音原汁原味地呈现,赢得委员们三次热烈掌声。这是十二届全国政协重视大会发言工作,完善发言协商遴选机制的一个缩影。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群言堂”,让一份份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诤诤建言,一份份带着“民生温度”的履职报告展现了中国民主政治前进的步伐。
在完善发言协商遴选机制的同时,十二届全国政协注重大会发言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并邀请地方政协委员交流履职经验。
首位作大会发言的盲人委员杨佳,首次受邀出席大会的地方政协委员何宗文等纷纷通过大会发言传递浓浓正能量。
十二届全国政协强化政协信息舆情汇集和民意表达功能,更好发挥履职“直通车”作用。认真做好文史资料工作,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如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亲历者说——中国抗战编年纪事》。为编纂该书,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市政协共征集整理“亲历、亲见、亲闻”抗战史料2000多万字,精选有代表性的史料500余万字。
■加强学习研究
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使命新任务呼唤人民政协理论的繁荣发展。2014年以来,十二届全国政协通过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这一平台,努力以理论创新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编辑出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摘编》,编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结合政协履职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会发布“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人民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实现形式”“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界别作用”“改进人民政协提案工作”“提高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等47项重点课题,形成一系列研究报告、论文,重点成果汇编成册供领导参考。
在全国政协推动下,一些地方依托研究会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成为研究宣传人民政协理论的重要平台。
对于新委员来说,要一下子就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并不容易。为此,十二届全国政协先后举办三期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共有32个界别的878位新任委员参加学习研讨班,占应参加集中学习委员总数的92.8%。举办委员特别是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报告会等32次,1万余人次参加。自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全国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共举行了17场,其中16场由俞正声同志亲自主持。
此外,十二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对地方政协的工作指导和经验总结。2015年07月15日,在京召开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地政协主席围绕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和潜能、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把协商民主精神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推进协商民主创新发展以及对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探索与思考等内容进行了大会发言。2016年9月9日至10日,又召开地方政协秘书长座谈会。
■严肃纪律净化风气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五次主席会议通过《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关于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改进会风的措施》。专门推出了有关切实改进会风的17条措施,涉及认真履职尽责、严肃会议纪律、改进会议文风、简化会场安排、改进新闻报道、用好信息系统、简化会务接待、强化驻地服务、严选工作人员、加强车辆管理、严格用餐标准、严格经费支出、严控会外活动、杜绝商业活动、严守控烟规定、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
2015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次成立会风会纪督察组,在每个驻地都设立了1名会风会纪督查员,并在接待大厅设立“意见箱”,并要求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十二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期起,督查组由中纪委驻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组负责。
此外,十二届全国政协依章程撤销令计划、苏荣、孙怀山等38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多措并举推进机关建设,加大巡视整改力度,支持中央纪委驻政协机关纪检组监督执纪问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本报记者李恒整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