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要闻 要闻

“我走进大山,是为了让你走出大山”——大学生支教故事

2019年09月19日 20:46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我走进大山,是为了让你走出大山”——大学生支教故事 

新华社记者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01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这样鼓励大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西部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篇章,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为偏远地区的百姓带去希望。 

带你走出大山,为你点亮希望 

复旦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这一个个大上海的地点,变成一张张照片存储在海林从妈妈那借来的手机里。 

“我一张都舍不得删,经常翻出来看看。”这位14岁的少年说。 

今年7月,就读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中学的海林成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学子励志游学计划的“幸运儿”,与来自宁新黔滇四个支教地的48名学生一起走出大山。 

这是海林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觉得好震撼,设计很棒,动植物标本超级多,让我大开眼界?!?nbsp;

“我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宁夏最好的高中,升入理想的大学,走出大山?!焙A炙?。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闭馐歉吹┐笱а芯可Ы掏乓恢贝械目诤?。 

打通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赋予孩子们更多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载体,是支教队员们共同的心愿。 

于是,十年前,电脑被支教队员张阳搬进了教室,为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们播放网上下载的课文朗读原声;十年后,支教队员张正娴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能够“看”到世界的视频…… 

复旦大学第二十届支教团队员阿卜杜米吉提·艾麦提在将台中学支教时,组建了西吉县第一支乡镇中学男子、女子足球队。足球,为很多山里娃带来了快乐和梦想。 

14岁的马海燕是这支女子足球队的守门员。暑期游学期间,她在上海体育场现场观看了一场中超联赛,“现场看比赛让我真正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决心?!?nbsp;

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自己曾经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经过努力幸运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对我而言,支教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别人传授知识,还能够让自己看到努力与坚持的力量?!?016年8月清华大学学生洪旭在湘西开启了一年的支教生活。 

“支教不光是盯着学生的成绩,还包括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等学习之外的东西?!被匾淦鹬Ы淌惫?,洪旭有些动情地说,“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也慢慢学会如何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支教那一年是我20多年来最累的一年,但也是最有收获的一年?!焙秃樾裢Ы痰那寤笱а缀坪迫チ宋鞑刂耙导际跹г?,曾是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队员的他在那里组建起了一支国旗护卫队。 

耳濡目染的一切,让白浩浩至今难以忘怀:“我曾去过一个海拔5000米的小学,那里6月份还会下雪。在那种环境下,同学们展现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nbsp;

“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贝叛Сふ庋摹爸鐾小?,出身四川农村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照青一个多月前前往云南弥渡一中支教。 

而正是支教老师,在她小学时展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世界,成为她奋斗的动力,“我的老家地处偏远,师资紧缺,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学英语。直到小学四年级,一位扎马尾的姐姐走进课堂,告诉我们,她是从江西来支教的,负责教我们英语。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支教这个词。” 

担任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备课、上课、改作业,成为李照青的日常生活。她说:“我确信,在这一年中,我会在实践中学习,向生活学习,用学习所得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因为要陪着你,所以选择留下来 

回忆起当年,侯朝茹不断提起两个车站,一个在河北,一个在新疆?!拔胰劝逃乱?,会为她做贡献?!闭馐呛畛?9年前离开家乡保定时做出的承诺。一诺千金,到今天,她已经践行了19年。 

2000年,保定学院15名优秀毕业生乘火车,到新疆且末县任教。侯朝茹就是其中之一。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南边缘,这里几乎没有绿色,只有空阔寂寥的黄沙。嘴唇干裂,咽喉疼痛,流鼻血……开始几年,干燥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老师,这里风大天干,您要多喝水?!鼻芭叛椭桨锼寡那榫?,侯朝茹记忆犹新,“学生们淳朴的关心,心头涌上的暖意,支持我走到了今天。” 

低扎的马尾,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站在讲台上,40岁的她依然青春、自信、从容。 

侯朝茹形容自己是一株沙漠植被——红柳,如果把它放到大城市的园林里,根本不起眼,但在沙漠里却能发挥大作用。多年来,她和一同前来且末县任教的老师们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毕业生。 

和侯朝茹不同的是,来自湖北农村的吴顺喜是在西藏支教后决定进藏工作的。 

26岁的吴顺喜在忙碌工作中度过了在西藏的第4个中秋节。45平方米的宿舍里除了桌上几块月饼,看不出更多的节日气氛。 

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吴顺喜作为湖北文理学院“格?;ā敝Ы潭映稍绷酱卫吹轿鞑刈灾吻侥鲜星斫嵯刂醒еЫ獭1弦岛笏≡窳舨毓ぷ?,目前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琼结镇仲堆社区的第一书记。 

“小伙子很优秀,热爱基层工作,干活踏实认真,注重民族团结?!鼻斫嵯匚橹坎砍ばず焖?,吴顺喜工作3年已荣获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虽然这里缺氧、紫外线强,缺少娱乐活动,但我很享受、很快乐。”吴顺喜说,“我们做的事情虽小,但通过精神的传承,让更多人来到这个地方为祖国边疆服务,也算是一种贡献。” 

支教,一直在路上——据统计,2018年,教育部等部门开始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新增援派教师4000名……(执笔记者:李斌、樊攀,参与采写:艾福梅、周晔、王学涛、白明山)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支教 大学生 故事 学生 侯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