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青海解放70年: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中新网西宁9月17日电 (鲁丹阳)“我们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75%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统筹实施投资于人和幸福民生战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鼻嗪J》⒄购透母镂被岣敝魅问啡鹈髟?7日召开的青海解放70年发展与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介绍,解放初,青海省各族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人均购买力仅22.3元,197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元。改革开放后,随着就业务工机会的增多,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步鼓了起来,199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千元,2011年突破万元大关,2018年迈过两万元达到20757元,是1978年的161倍。
“一条街,三栋楼,四个警察,两个猴(公园里只有两只猴子)?!笔墙夥徘扒嗪J∥ㄒ怀鞘形髂械恼媸敌凑?。而如今,青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由1个增加到6个,建制镇由8个增加到143个,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成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5%,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到城镇居住。
新世纪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硕果累累,一大批高原美丽乡村涌现。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民生改善中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解放初,青海省平均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不足百人,在校中专生、中学生不足10人,没有大学生,95%以上成年人是文盲。2018年全省学龄儿童、普通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9.8%、111.8%、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9%,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8.36万人。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07年,比1964年提高6.65年。
解放初,青海省医疗卫生条件恶劣,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医疗器械严重不足,人口死亡率超过1.5%,人口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2018年全省卫生机构达6396个、床位3.92万张、卫生人员5.28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711倍、392倍、513倍。人均寿命提高到72.05岁。
曾经青海省积贫积弱,老百姓贫困如洗。上世纪50至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该省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25个贫困县(市、区、行委)摘帽、1452个贫困村退出、净减贫4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3.2%下降到2.5%,今年年底将实现绝对贫困人口“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