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70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从零“飞”到300+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陈芳、胡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人们或趴在窗前、或等在旷野,凝视头顶的夜空,聆听来自宇宙的那曲《东方红》。那时,航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个遥远的梦。
2019年3月10日,山间一道赤焰拔地而起,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大凉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中星6C”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这一刻,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刷新为“300”。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是这一切的亲历者。他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巨变。
从研究室到试验基地,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航天人从一穷二白起家,靠双手和算盘打出精确的轨道,凭脚步丈量出试验的数据,在戈壁深处创造出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第二个“百发”用了不到8年,第三个“百发”用时仅4年多。未来,我国还将开启探索火星、从月球采样返回、完成空间站建设等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感慨:“在艰难险阻中求突破,每一个梦想成就更大的辉煌?!?nbsp;
浩瀚宇宙,是中国航天的舞台。随着发射次数不断增多,普通人的太空梦也不再遥不可及。通过北斗导航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等卫星资源的应用,航天走进千家万户,造福普罗大众。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经过一代代航天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努力,正逐渐变为现实。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航天 中国 国航 发射 次数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