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精彩述评 精彩述评
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和人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新华社于9月9日起播发“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反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态环保、开放合作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迁,展现辉煌成就,揭示宝贵经验,彰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昭示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推出第一篇《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车辆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2018年12月29日无人机拍摄)。2018年12月29日,历经26个月封闭维修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车。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炜伟、何欣荣

8月27日拍摄的检修期间的“中国天眼”。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分量有多重?
一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国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演变;
14亿人民,在摆脱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征程上奋发前进。
70年波澜壮阔,古老的东方大国焕发出朝气蓬勃的全新面貌,正在书写新的奇迹篇章。
从传统步入现代,中国创造发展奇迹
一座桥,承载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联通南北的梦想。
清末民初,铁路在南京被长江阻隔。内忧外患、政权更迭的中国,始终未能跨越天堑。
1968年,经过10年设计论证、艰苦奋战,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京沪大动脉自此打通。
奇迹在发展中不断书写。2011年,南京长江大桥上游,高速铁路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开通运营。6年后,“复兴号”高铁从这里经过,北京到上海的单程时间压缩到4.5小时。
千里京沪,从此一日往返!
一座桥,也见证着一个家庭越过越好的日子。
1985年,罗俭参加工作,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养护。他的父亲曾参加大桥建设,如今,他的儿子也进入南京桥工段,成为一名线路工。
“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养护大桥一辈子,大桥也见证了我们一家生活的变化?!甭藜笏怠?/p>
家国相依,缔造奇迹。
29岁的李国祥眼下最大的目标是在省城买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厂的技术骨干,社保齐全,小两口已在城里扎了根。
“新市民”李国祥来自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村。过去70年,像他这样离开农村定居城市的人,数以亿计,汇聚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
这是一组印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如今,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正在推进,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70年,两万多天,见证一个国家的史诗级巨变。
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中国奋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车;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成为优势支撑,高速铁路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引领潮流……
70年来,中国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的强大魅力。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