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三度掠日!揭秘“帕克号”探测器与太阳的“亲密接触”
三度掠日 “帕克号”探测器进一步接近太阳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美国东部时间9月1日下午1时50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第三次飞过轨道近日点。按照规划,“帕克号”将在6.4年服役时间里24次近距离飞掠太阳。相比前两次“亲密接触”,此次有何特殊之处呢?
点击进入下一页
安德鲁·麦卡锡的另一个作品,拍摄的一只秃鹰向太阳飞去的瞬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是科学探测时间首次大幅度延长。根据任务方案,“帕克号”在靠近近日点时进入“科学阶段”,打开携带的探测仪器并近距离观察太阳。NASA原计划任务前期的“科学阶段”长约11.6天,后期随着近日点逐渐降低,这一时间逐渐缩短到9.6天。
然而,前两次“科学阶段”结束后,研究人员意外发现“帕克号”的通信系统比预期的更强大,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因此,NASA决定大幅延长科学探测时间,以获得更丰富的珍稀数据。于是,第三次飞过近日点的“科学阶段”被调整为35天,达到之前的3倍多。如此长的时间窗口意味着“帕克号”开启仪器时与太阳表面的距离是原计划的两倍。
另外,“帕克号”此次掠日后将通过“引力弹弓”调整轨道,进一步接近太阳。由于单纯使用推进系统变轨将消耗大量燃料,“帕克号”在整个任务阶段会借助金星的引力实现降低轨道的目的。2018年10月初,其首次飞掠金星,完成第一次“引力弹弓”,之后三次以几乎相同高度(大约2400万公里)飞过近日点。按计划,其将在今年12月再次实施“引力弹弓”,四度掠日时的轨道高度相比前三次大约降低450万公里。据悉,“帕克号”最后一次掠日的轨道高度仅为600万公里左右。
据报道,太阳表面温度仅为5500摄氏度,而位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层温度却高达200万摄氏度。“帕克号”任务的首要目的就是搞清楚日冕层的能量来源。此外,太阳风和太空天气也是其研究目标。
编辑:曾珂
关键词:揭秘“帕克号”探测器与太阳的“亲密接触”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