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成都“最牛00后”119岁:六世同堂百位子孙贺寿
8月31日,家住成都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的朱郑氏在近百位子孙后代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第119个生日。
作为目前成都已知的最长寿老人,生于1900年农历八月初二的朱郑氏被网友亲切称呼为成都“最牛00后”。每逢朱郑氏生日,她的近百位子孙后代与朱氏宗亲们便会从世界各地赶来,为其庆生。
从云华社区至朱郑氏家中,沿途皆能见到“朱郑氏老人119岁寿宴”的指路牌。为防止社区像去年那样因贺寿人群太多导致交通瘫痪,不少身着红衣的志愿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指引大家将车停至指定位置。
上午9时许,朱郑氏所居住的小院的桂花树、柚子树下已站满了为其祝寿的人群。为了增添喜庆,朱郑氏的孙女在其平时常坐的太师椅上铺了一块红色床单。身着红色唐装、头戴红色线帽的朱郑氏端坐在这把“红色太师椅”中。
“六世同堂!”“老人家,再活50年!”“我来沾一下你的喜气?!比嗣锹至魃锨?,在朱郑氏耳畔大声送上祝福,并与其合影留念?!白孀?,你还认得到我吗?”现场有小辈发出疑问。听到声音,朱郑氏抬头,很快咧嘴笑道“桂芳嘛”。
“我84岁了,但别人都说我是‘儿子伙’(四川方言‘孩子’),没长大,因为我还有妈妈。”朱郑氏的大女儿朱秀珍拄着拐杖来到小院。满头银发的朱秀珍说,如今自己和兄妹们都已成为爷爷奶奶,但是朱郑氏还是把大家看作孩子,每次分别都会再三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
近半年来,朱郑氏的日常起居由孙女朱方琼照顾。朱方琼介绍,朱郑氏每天7时许起床,21时左右就寝,午饭后会睡3小时左右。虽然没有牙齿,但老人还是喜欢吃“有味道”的红烧肉、回锅肉。
川剧《滚灯》、小品《老活宝》、新疆舞《麦西来甫》、舞台剧《大圣拜寿》……“九大碗”(川西平原农村的特有宴席类别)开席前,志愿者们在简易的舞台上,为朱郑氏送上了文艺表演。因为场地有限,不少宾客站着看完了所有节目。成都市双流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则送上了“长寿之星”的牌匾。
“四川人过生日就是要闹热,今年5月我们也组织胜利镇的小朋友为生活在敬老院的百岁老人付忠伦庆祝生日。”胜利镇老年人协会会长冷路桥介绍,目前胜利镇一共生活着480多位80岁以上老人,其中包括5位百岁以上老人。
舞台不远处,十余名“九大碗”的厨师、帮工正忙得热火朝天。炖山药蹄花汤的咕咚声、炒香辣螃蟹的噼啪声交织一起。“虽然名字叫‘九大碗’,但今天每一桌有22个菜,为此我们准备了上百斤猪肉,25斤辣椒。”厨师陈凯说,考虑到不少参加寿宴的人年龄较大,今天的菜以炖菜、蒸菜为主。
正午时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一位孙子为朱郑氏带上了生日帽,几名孙媳妇合力推出了一个三层高的大蛋糕。在大家的簇拥下吹熄蜡烛后,朱郑氏119岁的生日宴正式开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郑氏 成都 百位 位子 最牛00后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