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治理高值医用耗材问题的“七寸”在哪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智慧就诊、药品集中采购、医药分开、药品提成“零差价”、全科医生签约、分级诊疗等医改措施的层层推进,中国的医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过,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也相继凸显,引起社会的关注,比如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的滥用问题。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价格昂贵的医用耗材(不包括药品),比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眼科人工晶体、一次性吻合器等。医用耗材用量巨大,价格昂贵,且大部分来自国外进口,有时一个病人60%以上的医疗费用都花在这些高值医用耗材上。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的腐败也是触目惊心,从厂家、中间流通商到相关医生,都有可能是“黑色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近段时间相继曝光的一些心脏科医生,仅仅一个进口心脏支架的回扣就高达1万元左右。中国每年心脏支架的用量大约在60万个左右,每个支架价格大约在1.5万元左右,这对医?;鹄此?,无疑是个庞大的数字。
高值医用耗材暴露出来的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在刚刚印发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将在几个方面着手整顿流通领域,以促进降价。这些方面包括,严格监管,尤其针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推动产业,尤其推动耗材的国产化,价格平民化;调整支付模式,加大政府对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的投入,制止非法获利、变相获利。
“打蛇打七寸”,在政府的系列组合拳里,哪一招才真正打到了高值医用耗材这个问题的“七寸”呢?医疗支付模式改革中,单病种收费模式(DRG)的推行就是。我国传统的医疗支付模式是按照服务项目收费,医院给你提供了多少服务,你就得付多少钱。表面看起来非常公平,但实则有非常大的隐患,其最大隐患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过度医疗。
在医院里,尽管现代医疗主张“知情同意”,告诉你病情和治疗方案,医生会给患者提供建议,最后治疗方案由病人“自己”选择。但病人或者家属由于专业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或者病人出于对医生的充分信赖,几乎所有的病人最后都会按照医生的建议确定自己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在选择手法方式和高值医用耗材的时候。
而单病种收费就是按照每个疾病的诊断,评估出治疗这个疾病大约需要多少费用,然后统一打包给医疗单位。从而既避免了医疗单位滥用医疗服务项目、重复项目和分解项目,防止医院小病大治,又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比如,急性阑尾炎,医保规定最多支付13200元,如果医疗费用超出了这个额度,对不起,超出部分医院自己承担。如果医疗费用只花了10000元,那么医院就多积余3200元。医院考虑到经济效益,只能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过度医疗,注意早期康复,防止切开感染,要病人早些痊愈出院等等。自从美国实行单病种付费取得成功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纷纷实行了单病种收费,诸如日本、德国、英国等??梢哉庋担搅瓢床≈质辗?,是国际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的通用重要手段。
一项制度政策的出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在具体实行中肯定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也只能在实践中予以完善。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单病种收费这个政策,能打中高值医用耗材问题的“七寸”,能在减少过度医疗、杜绝医保浪费、维护群众健康中发挥重大作用。
编辑:刘畅
关键词:医用耗材 医疗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