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老人降压不能一味求低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病。这也提醒大家,防治高血压刻不容缓。但在降压过程中,不少患者“急于求成”,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区。
李先生今年68岁,平时感觉身体很好。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达180/85毫米汞柱,并且连续3天测都高,这可让他慌了神。为了追求“速效”,李先生每天服用多种降压药,3天后血压就降到了130/80毫米汞柱,这下他高兴坏了。可当天夜里,李先生突然感到胸闷、胸痛、出冷汗,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表示,这与降压过快有关。
一般,年龄超过65岁的高血压患者称为老年性高血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常以单纯性收缩压增高多见;二是多伴有较严重的动脉硬化,许多病人还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靶器官损伤,常见的有心、脑、肾、眼。一旦降压过快,就有可能加重上述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严重并发症,如头晕、脑供血不足、肾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等。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操之过急,持续、平稳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另外,老年人降压要把握以下治疗原则,不能一味求低,否则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脑缺血风险。
原则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如果不合并糖尿病、肾病等,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小于140/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的患者,则需要将血压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原则二:一般来说,对于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在4~12周逐渐下降到目标值比较合适。
原则三: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初次服药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避免初期治疗就一起使用多种药物联合降压。《指南》推荐的几种老年性高血压降压药中,有的药物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即因高盐负荷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单纯性收缩期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合并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也可以服用,且不影响降压效果;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服用《指南》推荐的药物,不仅能降压,而且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原则四:对于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老人,需要加强非药物性治疗措施,如稳定情绪、注意睡眠、饮食调理、防治便秘等。初次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求安全可靠。
编辑:刘畅
关键词:降压 高血压 老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