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桂平市石龙镇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
石龙镇万亩富硒火龙果产业开发基地一角。
8月2日,在桂平市石龙镇福平村招盆屯鱼乍水库旁,澳洲坚果树已长到2米多高,撩开树枝便能看到青涩的果实,预计今年10月即可采摘。
千亩澳洲坚果、千亩油茶、千亩牛蛙养殖、千亩沃柑三华李、数千亩火龙果……农业大镇桂平市石龙镇以前种植水稻、玉米、花生、黄豆、木薯等传统农作物。从2016年起,一些新面孔开始进入村民视线,而且当地发展了许多大型种植基地。随着基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得到实惠。
石龙镇党委书记罗汉军介绍,近年来,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镇大胆探索和尝试。目前该镇超过千亩的种养产业扶贫基地有8个,基地的建立不仅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种植模式,还带来了500多个务工岗位,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是贫困家庭成员。
该镇在发展农业产业、脱贫攻坚上,除了在招商引资方面做足“细活”、在土地流转方面探索“一部一队一组”工作模式外,最具特色的是“利益机制重构建”。
8月2日,记者来到离石龙镇圩约6公里的新乐村夏黄屯,远远看到黑蒙蒙的一片。原来,为避免鸟儿偷吃牛蛙,老板专门做了一道道黑帘,把60亩牛蛙基地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
罗汉军介绍,基地采用“企业+基地+贫困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将牛蛙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使企业与贫困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联结机制。目前基地一期已经发展500多亩,“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2亿元,可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p>
闽航公司火龙果基地门卫黄明秩是黄塘村贫困户,家里的2亩地流转给闽航公司种植火龙果,每年可得租金1000元,在基地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基地还包吃包住。
在闽航火龙果基地,石龙镇探索“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产业扶贫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发动群众种植火龙果。
据悉,2017年10月,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指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其核心是“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产业引进来了,如何确保贫困家庭的利益?这份《指导意见》为石龙镇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石龙镇注重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首先,做好中间服务,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培训等方面,为投资老板节约建设和时间成本,同时对老板在租金、经营期限、股权和红利分配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以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比如,该镇澳洲坚果基地租赁合同期限长达20年,这就有效地保证了产业扶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鼓励贫困户以农业工人身份参与产业化联合体获得收入。闽航火龙果基地共安排了260多人务工,全部是贫困家庭成员,2018年务工收入达300多万元。
目前,该镇产业扶贫已形成两大效应:一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租金、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入股分红、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等收入;二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已有东岗、中峡江、珍垌、黄塘、五狮、福平、群乐、铜山、思源、新村、石龙社区11个行政村社区集体入股基地118万元,2018年获得分红8.69万元。
【编辑点评:产业引进来了,如何确保贫困家庭的利益?石龙镇注重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桂平市石龙镇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