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医的前世与今生
最近我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快,再过20年、30年,还会有人看中医吗?还会有人吃中药吗?提问的是一位女士,她听说我学中医的,而且在中医这个行业干了大半辈子了,而她本人则是学化学的,是生物化学制药专业的资深人士。面对这样一问题,我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怎么消化这个问题?我又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从医这么多年,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技术、方药治愈的病人成千上万。有的疾病是现代医学公认的不治之症,比如说失眠、子宫积瘤等。前几天有两位多年的老朋友找我,其中有一位朋友说,自从参加完同学聚会,就没睡好觉,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聚会的同学有十几个,都说睡不好觉,失眠,很苦恼。我这位老朋友突然站起来说,“我从来不失眠”,其他的同学非常羡慕她,这时的她非常自豪和兴奋。但是当天晚上这位老朋友彻夜难眠,终于知道什么是失眠了,之后连续一个多月她都睡不好觉,每晚只能睡2~3小时。如此几十天下来,她感觉扛不住了。一连串的症状不期而至,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再加上心慌,她说这样下去可要命了!来请我给看看,经过心理咨询和服中草药三四天睡眠就恢复正常了。
另外一个朋友说:人为什么会得病,为什么会睡不好觉,失眠,以前这位朋友身体特别好,我问他为什么睡不好觉,他说:“体检发现三高现象”,他认为这很不公平,他不饮酒,又不吸烟,还不吃鱼肉虾等,怎么会三高呢?想不通。同时又担心病情加重,会给孩子增添麻烦,所以天天想,夜夜想,就失眠了”。经过心理疏导和服中药,很快就恢复正常的睡眠。
还有的病案的疗效听起来就像一个神奇的故事。曾有一位18岁的山东女孩,她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建议立即手术切除。这个女孩和她父母都特别担心手术的风险,最终决定看中医。她的父母找到我,并请我一定伸出援手。他们跟我说,这个孩子自从知道确诊结果之后,就一天也没有乐呵过,觉也睡不好,也不想吃东西,还整天拿东忘西的。眼瞅着女儿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那大黑眼圈儿一天比一天深,当父母的揪心??!就是这个女孩,按照我给她开的中药方子治疗一个月后,医院检查报告显示子宫肌瘤消失。2015年4月30日,她的母亲发来短消息:“王博士,今天和我女儿在济南复查了,报告显示瘤子没有了。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感谢您,太佩服您了,谢谢!”
如果是在前些年听到了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可能我心中会有很大程度的不悦,会感觉其中带有几分对中医的歧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 我感觉自己对中医的理解更深入了,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全面了。对我来说,中医已经融入了我的身体和心灵,我能体会中医带给我力量和指引,我感恩它,我热爱它。最初学医可能是因为要找一种职业来谋生,慢慢地我感觉已经超越了谋生这个层面。所以今天再面对这样一个提问: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快,再过20年、30年,还会有人看中医吗?还会有人吃中药吗?我的内心已经不再有任何的不悦掠过。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那只是一种表达,无关歧视,无关对错。而且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已经说明,提问者关心人类生命健康这个大主题。正如向我提问的这位生物化学制药专业的资深人士。我相信她的内心一定有一个美好的蓝图——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新药,来为人类生命健康提供帮助。
于是,我的回答也变成了这个样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是日新月异,我不确定再过20年、30年人们会如何选择,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我只能说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看中医也好,看西医也好,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在我看来还有更好的,那就是不生病最好。
从我走上中医之路至今,在我学习过的诸多中医学著作中,最令我百读不厌的就是《黄帝内经》,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从这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当中,我读出了中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疾病的学问,不仅仅是在探究治病的方法,那字里行间更饱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还有就是一种立足于更高的层面来看世界的深邃智慧。它告诉我们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想办法不生病比想办法治病更根本。每一次阅读我都会被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所感动。所以在我看来,中医今天的使命更多的应该是宣传、弘扬中医学里面的这些精华,就是要把《黄帝内经》里面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样的理念传播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人们都能享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恩荫。当前的让人头疼添堵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问题,咱们的老祖宗都有釜底抽薪般的解决之道?。?/p>
最近看到一种来自美国的心理治疗理念:我们要相信自己本身完美,具有健康的一切因素,疾病是我们后天的一种“创造”。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有谁是一出生的时候就头痛、发烧、腰酸背疼、脚抽筋、高血脂、高血糖的呢?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赤子是完美的,是绝对的“真气从之”。我们都曾经是刚出生的婴儿,今天我们还能不能找回那个曾经完美的自己,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每个细胞都充满向上的活力?
我很感谢本文开头提问的那位朋友,她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一次新梳理,由此我更明确了未来我要做些什么才更有意义。我感谢一切缘份,感谢来自各个领域的各种方式的激励!
(王富龙,作者系农工党中央委员 )
编辑:刘畅
关键词:中医 传统 中医药理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