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重磅!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健康的未来不是梦


编者按:
7月15日以来,中国健康事业经历了史上不平凡的一周——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指导未来十余年中国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依据《意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宣布成立,随之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等文件,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力促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将实现我国的卫生健康政策和行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从文件向社会倡议转变,即真正做到健康中国“共建共享”。
《意见》以及相关的配套文件中明确,将分为三大板块实施15项专项行动。自本期开始,本刊将持续关注这一健康领域的重磅事件,深度展现《意见》及相关政策勾勒的未来生活,并依据三大板块内容,分别邀请委员、专家进行解读。
7月15日下午3点,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政策例行吹风会。不到半小时,这场吹风会的内容在各大网站、朋友圈被快速刷屏——《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未来十余年,中国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都被写在这份文件中。
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担任委员会主任。随后,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7月18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举行“健康中国·我行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启动仪式。于此前后,国家卫健委将紧锣密鼓地召开15场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健康中国行动”15项专项行动内容,以及启动仪式相关情况。
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副秘书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秘书长丁向阳宣读了“健康中国”15项专项行动名称。行动分为三大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包括六项行动,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制烟草危害、心理健康、健康环境促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地干预健康的影响因素??梢运?,“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广宣流布宣传列为专项行动之首
继2016年“健康中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这份酝酿四年之久的国家战略终于全面铺开,绘就一份清晰、全面、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国人健康生活蓝图。
《意见》指出,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即要增进全民健康,前提是要提高公民健康素养,要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15项行动中的第一项。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主要包括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和政府行动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简化一下可以用“1,2,7,7”来概括。
“1”是指一项结果性指标。也就是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考核行动效果的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说,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仍然水平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表示,全国平均值是14.18%,行动目标规定,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不低于22%和30%。
“2”是指两项约束性指标,一是建立并完善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一个“7”是个人和家庭的七个方面的行动,包括正确认识健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注健康信息;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科学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第二个“7”是社会和政府的七方面行动,包括: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指导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扶持媒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专栏,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鼓励研发和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
宋树立表示,在社会和政府方面的七个行动中,有鼓励有监督。建立“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后,媒体将从相应的专家库中选择邀请专家来参加健康科普活动,加强有关部门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但我们的目标不是关停,是希望通过有效的监督、整改,让这些平台都能对传播健康知识发挥积极的、科学的、准确的、正面的作用。对于科学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要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坚决予以澄清和纠正?!?/p>
多方协同全面贯彻新时代健康政策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从各种渠道筹备了面向群众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在组织上强化了部门协同配合,鼓励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健康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广,需要经常性开展,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例如有些急性救治,想让老百姓掌握,得反复宣传,才能真正起到覆盖的作用?!敝泄こ淘涸菏俊⒅谢し酪窖Щ峄岢ね趼さ伦魑】抵镀占肮ぷ鞯某颊吆妥?,建议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中发挥作用。
“行业学会、协会可以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比如说教育部门,孩子健康习惯的形成就是在幼年时期,所以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教给他们重点知识。小时候教他们饮食方面的知识,形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到了中学左右,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就非常重要。再比如,食品卫生监管部门,能不能要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就在餐桌上摆一个小的宣传桌签,告诉老百姓,高盐高油会引发高血压、心肌梗死、中风,建议您采取清淡口味。”
王陇德强调,健康知识要让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怎么把权威健康知识转化为简便易行、能听得懂的知识,这不但需要卫生健康行业,也需要其他行业配合??梢运?,行业协会在这方面有很多责任,要配合主管部门一同做好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出席了行动启动仪式并代表中盐集团发表了“合理控盐、维护健康”的倡议书。他说,合理膳食行动当中需要很多企业来责任担当,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中盐集团代表全国盐业企业,向全社会郑重倡议:科学健康用盐,维护自身健康。并以实际行动开展减盐公益行动计划。
据了解,该公益计划的内容包括免费发放限量盐勺、研发推广健康低钠盐、开展公益宣传活动等。“减盐的实质是减少对钠元素的摄入。中盐集团将在新产品开发中贯彻‘减钠’理念,通过合理添加、工艺改进等措施提供更多健康低钠食盐产品,兼顾减盐与口味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低钠产品选择。”李耀强倡议在食用盐产品外包装上增加控盐提醒标识,并在产品推广、销售环节加大减盐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超市公益宣传活动,共同倡导“科学健康用盐新风尚”。
从我做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宣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倡导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家庭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痹谛卸舳鞘缴希敖】抵泄の倚卸闭飧鲋魈馐滞怀?。
“民以食为天,合理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一些人群中还比较普遍?!钡8浩鹱约旱慕】翟鹑?,首先要从日常的饮食起居着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代表中国营养学会宣读致全国居民的一封信时,倡议“人人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杨月欣介绍,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居民人均食用盐、油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也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值上限。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城市儿童青少年存在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现象。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1.9%,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我国还有一定比例的人群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国营养学会倡议行动起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维护自身健康?!?/p>
杨月欣建议要合理膳食、食饮有节。“合理膳食要按照不同年龄、身体活动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三餐食物搭配和比例,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体营养与健康需要。食物多样、规律饮食、食饮有节是保证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的基础。偏食、过度的摄入食物、饮料、饮酒等,都会带来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营养不良、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此外,减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建议成人每日食用盐不多于5克,油不多于30克,糖不多于25克。这样的观念不仅要入心入脑,还要体现在行动上。调查显示,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与高盐饮食有关,高盐、高糖、高脂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所以,饮食中要尽量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选用原味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特别是腌制食品中的隐性盐含量不容忽视。据介绍,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对高盐、高糖和高油的“包装正面标识”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
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全民健身专项行动同时被列入15项专项行动的第一板块推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郎维出席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健康中国行动”新闻发布会。他介绍,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便利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民健身行动提出了到2022和2030这两个时间节点,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低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及以上和2.3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9名和2.3名,农村行政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实现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的目标。
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健康中国行动启动仪式上发出了“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树立主动健身意识,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坚持下去必将终身受益,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倡议。他希望,全社会响应倡议,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行动中来,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编辑:刘畅
关键词:健康行动 国务院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