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急性大出血用“超级创可贴”3分钟搞定 性能国际领先
科学咖啡馆
急性大出血 “超级创可贴”3分钟搞定
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人们已经习惯了轻微的擦伤用创可贴来止血包扎,方便简单。但如果出现动静脉大血管破裂的喷射式出血,甚至如断肢等人身重大伤害的急性大出血,能不能有一个“超级创可贴”,第一时间自己包扎、快速止血,快速挽救生命?
日前,天津大学—欣乐加生物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发布了一款“生物高分子急救止血新材料”,大血管破裂出血时使用它,可在1~3分钟内完全止血;止血后又能轻松脱离伤口,避免继发出血,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创可贴”。这款新材料是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作为聚焦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新模式的新物种发布。
这种新材料看起来就像一块普通的海绵,厚度只有几毫米,并有很多大小均匀的孔道。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负责这种材料研发和标准化研究的李俊杰教授介绍说,别看这种材料轻薄,遇到血管大出血时,只要把这块“海绵”捂在伤口上,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快速进入新材料,而血液中如血小板等具有凝血作用的成分则被浓缩聚集在破损血管和“海绵”接触的表面,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就像一块“超级创可贴”。
众所周知,动静脉大血管极端出血止血是世界医学重大难题,处理不当,致死、致残率高,多发生在情况紧急且医疗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在重大交通事故或者抢险救灾现场,甚至维和救援等情况中,也并不少见。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止血方法是单纯的三角巾、止血带等物理手段,因为止血效果有限,容易带来截肢等严重的后果。
这种新材料弥补了目前国际市场上常见极端止血材料的不足。李俊杰教授介绍说,即便是目前装备先进的欧美部队现役一线急救止血材料,如HEMCON、CELOX止血绷带、CELOX壳聚糖止血粉以及quicklot沸石颗粒等,也仍然存在着止血效果不够强大,难以应对大血管出血的问题。因为一般止血材料不能充分利用外力等物理因素,止血速度慢,同时操作复杂,受环境影响大,不能有效自救,存在副作用大,安全性差,后遗症多等问题。
这款“生物高分子急救止血新材料”,满足了人类在急救止血材料方面的想象,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无继发性出血、安全性好、易携带、无致炎致敏等副作用,特别适合于自救互救。李俊杰介绍,这款新材料的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填补了我国在动静脉大血管破裂极端出血高端敷料方面的空白。
之所以能有这种止血神效,李俊杰教授介绍,“秘密”全在新材料的特殊结构中。这种新材料以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为骨架,采用发泡技术制备。这种结构中的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吸水率可达自身重量的200倍,由于水分子与分子网络间的较强作用力,使水分子很难从网络中跑出来,这使得新材料具有良好的锁水能力。而且多孔道结构产生虹吸效应可提高吸水速率使血液快速接触材料,达到快速浓缩血液,再加上分子结构中的正电荷作用,聚集血小板,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此外,这种止血新材料还有遇湿产生黏附性,这就使得“海绵”可牢牢地“粘”在伤口上封闭出血点,而止血后又可以轻松脱离伤口,避免继发出血。
目前,该项目经过动物模型试验,综合性能指标优于目前世界主流的一线止血材料,可为伤员10分钟抢救生命最宝贵黄金时间提供可靠保障,可广泛应用于重大灾害、事故等急救。
这种新型生物高分子急救止血材料,涉及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灾难医学多个学科,经过专家8年多的全链条式的联合攻关获得,新材料于2014年3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经完成企业标准建立及初步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进入产品报批阶段,有望尽快入市,在工厂急救、家庭急救、车载急救、户外作业/运动急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编辑:刘畅
关键词:新材料 超级创可贴 止血 性能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