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三招助你 简单判断是否“湿重”
三伏天到来,广医二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医师郑艳华提醒说,这个时节健脾祛湿正当令。她指出,岭南地区多湿,湿气容易伤脾,因此南方人多脾虚。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把身体里的水汽运送到各个地方,比如运送到毛孔通过出汗排出体外,运送到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如果体内湿气太多,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久累易伤成脾虚。脾胃虚弱反过来又易至水湿运化不利堆积在体内,生成内湿,内湿外湿交困加重脾虚,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湿重”呢?郑艳华支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留意晨起感觉:平时正常睡眠的情况下,如果早晨起床觉得特别疲劳,头昏重、打不起精神来,胃、腹胀,没胃口,可能有内湿困阻。
2. 观察排便情况:如果排泄物黏稠,或排便不爽、次数增多,可能内湿重。
3. 饭后漱口看舌苔:如果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也提示体内湿重。
薏米、赤小豆、茯苓
助祛湿
提到祛湿,大家对薏米情有独钟。郑艳华说,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使用时将薏米炒制到发黄,可以减少它的寒性,让它的性味更平和。
此外,赤小豆、茯苓,也都是日常生活中药食同源的祛湿佳品。茯苓性味平和,四季可用,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助调治脾虚、失眠、心悸、水肿等证。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可利湿消肿、清热退黄。
她推荐下面三款健脾祛湿食疗汤,感兴趣的街坊不妨一试:
1. 冬瓜薏米猪骨汤
原料:猪大骨、冬瓜各500克,薏米100克,茯苓50克,姜一小块,红枣数颗,枸杞一小把,盐少许。
做法:将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切片)放入砂锅,以冷水浸泡10~20分钟;猪大骨洗净入砂锅加足量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沫,转微火煲两小时后加入冬瓜再煲半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
2. 淮山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鲫鱼两条,新鲜淮山一根,赤小豆50克,姜一小块,盐少许。
做法:赤小豆浸泡半天;起油锅将洗净的鲫鱼和姜片煎至微黄备用;赤小豆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加入煎过的鲫鱼,大火煲沸再转小火煲半小时再加入淮山,再煲半小时,加适量盐即可。
3. 芡实煲老鸭
原料:芡实100克,老鸭一只。
做法:老鸭宰好洗净,芡实放鸭腹内,放砂锅中加2500ml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继续煲2小时,加少许盐即可。
郑艳华说,除了食疗,运动也有很好的祛湿作用,但不能过度,不要过分追求大汗淋漓,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大量出汗容易损伤心阳。
她指出,现代人白天工作忙碌,多选择夜晚运动,比如夜跑。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夜晚应以“藏”为主,剧烈运动可影响到人体阳气的收藏和正常睡眠,因此,夜间运动更应该适度。
编辑:刘畅
关键词:薏米 赤小豆 健脾 祛湿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