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手迹类文物复制临摹有讲究
文物复制是依照文物的体量、形制、质地、纹饰、文字、图案等信息,使用原技艺、采取原工作流程,制作与文物相同的制品。博物馆中文物复制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弥补馆藏文物的不足;二是替代文物原件展出,避免珍贵文物在长期陈列展示中受到损坏;三是回馈文物捐赠单位或个人,为文物征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四是进行馆际交流,扩大受众群体。文物复制不论是从技术手法还是?;そ嵌壤唇玻际俏奈锉;すぷ鞯难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物?;ば薷醇家?。
博物馆手迹类文物的复制临摹主要包含毛笔、硬笔手迹临摹,印刷类模糊件的画样稿以及手绘图案的复制临摹。直接摹写为主、做字为辅的合成效果法,在传统双钩填墨法与一笔摹写法基础上发展形成,是使复制件可以与原件达到形神兼备效果,具有更多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直接摹写是以接近“一笔书”的操作,再现原字的用笔形态,在没有双钩线约束下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毛笔在字影中运行,如何同时兼顾四周边沿的位置与墨色变化,并保证使笔墨既不出边,又不亏欠,这涉及对边影中实线定位、笔的软硬、纸的薄厚、墨的浓淡、笔势关系、笔力虚实等一系列分寸的综合把握,要解决这些问题,临摹者需进入主动临摹状态,即自觉驾驭原迹用笔的高级技术状态。其特点是以有所兼顾的用笔,一笔准确摹写出既定的笔道形状,同时带出相应的墨色变化。主动临摹状态的运用,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外,还需要通过字迹分析、选纸、选笔、选墨、对临、试摹写等方面的经验配合完成。只有将临摹的前期工作准备好,通过充分的试临摹,在字影、印象、手感、笔感循环往复的操作中感到适应,对比试摹写的效果与原?;疽恢率?,在心、眼、手、笔浑然一体的最佳时机开始摹写,做到心无旁骛一气呵成。
单纯的直接摹写并不能很好表现原作风貌,手工复制临摹对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和书写者偶然因素产生的效果,很难做到笔笔到位。因此,做字的效果处理和补笔补墨是不可缺少的工艺性方法。在毛笔墨迹的复制临摹中,常用的一些工艺性做字方法有分笔铺墨做法、干笔锋的制作方法、墨迹洇痕的书写方法、墨迹一笔深浅不同的处理方法、跳动走笔法、墨迹补笔补墨修整法等。
硬笔手迹是近现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中,钢笔字迹的摹写关键在于工具的选择和墨水的调配,这是直接影响字的结体线性和描摹准确度的两个材料因素。钢笔字迹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褪色、变色,如何准确调配旧色是一大难点。铅笔字迹和钢笔字迹类似,选择工具和颜色、判断铅笔颜色的型号非常重要。铅笔字迹在摩擦过程中易产生摩擦的痕迹,真实再现这种痕迹有两种方法,即用棉花或是橡皮擦。
关于布料书写的字迹,因墨与布料结合的特性与纸张有很大差别,书写落墨时,需要很好掌控用笔和落墨的节奏。幅面大、字迹大的墨迹的含墨、含水量很大,布料的洇水特性比纸张慢,落完墨后还会不断洇,所以要事先试临摹,了解它的最大洇痕范围,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控含墨、含水量。另外,丝绸上的书写还要注意布料本身的纹路,洇痕会随着纹路洇开,所以书写时要注意纹路方向和原件保持一致。修整洇痕时也要顺着纹路下笔。
关于清稿描样和手绘图案的复制,清稿描样是为了解决印刷或是雕刻图案、印章时,模糊件制版难的问题。这是在制版前采取的一个技术措施,即先从模糊状态里提取出清晰准确的图文样式,并按文物原件原貌重新绘制墨稿,然后按 1∶1的比例制版;手绘图案的复制性临摹,关键是要保持线条的爽利与规矩。
总之,博物馆手迹类文物的复制性临摹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复制性,要尽量按照原件的形状和质地和工艺做复制品;二是工艺化、精细化,临摹复制整个过程要在不断求真的状态下进行。手迹文物的复制,不同于作伪与仿制,它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目的是真实再现原作风貌,要求纤毫毕见、形神俱似。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馆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物 复制 临摹 文物复制临摹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