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道德是家风的底色
家风是世代积淀、慢慢形成的,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
中国好家风源自圣贤之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说:“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薄俺闲ⅰ倍职颂嗄谌荩俜舱娉?、勤劳、仁爱、循理、敬重等美德都可以包含其中??鬃铀怠叭晡薷挠诟钢?,可谓孝矣”,为人父母者莫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确立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向规定性。于是,圣贤教子的借鉴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新发现的战国竹书有《保训》篇,记述周文王临终教子,他告诫武王姬发要敬德守中,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家训”。周公也曾教导长子伯禽,希望他礼贤下士,谦恭待人。孔子教子影响更大,他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鬃拥摹笆裢パ怠背晌资鲜来啻募曳纾渤晌谢褡宕蠹彝ブ行矶嗉已?、族规的灵魂,不知成就了多少个人与家庭。
别以为圣贤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其实正是他们的教导铺染了中华传统家风的底色。孔子强调“学诗”“学礼”,实际是重视诗、书、礼、乐,本质则是明理正心。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政治国,教化人心,诗书礼乐各有其用,诗,启迪性情,让人温柔敦厚,是为化民之先。礼,规范人之举止、约束性情,使人恭俭庄敬,乃化民之要。乐,感染陶冶,使人广博易良,此为化民之本。兴,起也,始也;立,初成也;成,完成也??鬃咏套雍徒逃磐窖笆⒗?,正是由于诗礼是为学初基,是成就“文德”的第一步。诗礼本一体,春秋时期有“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传统,本身就是一种礼仪,其礼义则关涉人的素养。
在孔子以前,士人的培养与诗书礼乐紧密相连。《礼记·王制》说:“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闭庥Ω檬俏髦艽呵锸逼诘钠毡榍樾巍J槔窭治韧跽?,王官之学衰落后,孔子举起私学旗帜,收徒授学,进行诗书礼乐之教?!犊鬃蛹矣铩芳窃厮担骸翱鬃又┙桃?,先之以诗书,而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笨鬃拥氖裰逃胫艽豕傺芮邢嗔?,目标也是成就人的“文德”。
欲明德,先成道。有了正确的价值与信仰,才能呈现出好的德行??鬃忧康鳌爸居谘А薄爸居诘馈?,强调的就是人生的方向。尧舜之道、文武周公之政,正是道之所在。孔子儒家继承诗礼传统,看重的是其对德的引导功能,人在诗书礼乐的教习中启发心智,在观摩演习中得到感化,正如《乐记》所说,先王之制礼乐“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敝厥邮槔窭种淘谟凇吧破浣獭?,是为了导人去恶从善,使社会与政治达到更好境地。
尽管“德”的内涵有一定变化,但重“德”却是三代相沿已久的传统。儒家诗礼教化也以“德”为先?!独旨恰匪担骸袄窭纸缘茫街械?。德者,得也?!倍杂诶窭侄忌钣兴?,称为有德。德就是在精神与理智上的完美获得。诗、礼教化有历史渊源,也有历史演变的过程。义与利应该有机统一,就像情与理不可分割,就如同诗与礼密切相连,诗书礼乐自然也不可偏废?!蹲蟠焚夜吣晁担骸笆⑹?,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比绻玫厝±?,就不可不讲德义!
孔子“学诗”“学礼”的过庭之训,影响后世既深且远。和谐传家训,诗书承家风,“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读书足贯古今事,忠孝不迷天地心”,这些表述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众多家庭家风的主旋律,许多的《家训》《家书》、楹联、中堂,都告诫年轻人发奋立志读书,他们讲论读书顺序、方法与意义,一般都会要求首先攻读儒家的《诗》《书》《礼》《乐》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这有助于“开心明目”“修身利行”,读书为了明理、亲贤,为了成就一个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的大人、君子,如果方向模糊、道理不明,则难以立身处世,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堕于小人之类”。
据说,曾国藩先生讲到,看一个家族能不能兴盛,可以看孩子们是否做三件情:第一,早起。这是修身的问题;第二,做家务。这是齐家的问题;第三,读圣贤书。这是正心的问题。读圣贤书在于明道明理,矫正方向,而早起和做家务则是勤奋行动与切实体验,以了解生活不易,品味酸甜苦辣。而这,不是读书可以得到的。中华家风就是这样注重敦化德行,教人修身、立德、成人,更好地为人处世,《大学》就是成就“大人”之学,“大人”之“大”在于做人的气象与格局,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一切的基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修道立德的意义,多次特别谈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是具有现实关切和文化战略意义的洞见,直接而积极回答了两个相互关联且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地生活?国家要兴旺,个人要立身,离开道德是不可思议的??雌鹄凑庵皇撬倒液透鋈耍导嗜窗擞纱蠖?、从整体到个体的许多方面,包括了诸如“企无德不盛”“家无德不旺”等许多意涵。
家风就是民风,是社会道德的折射。家道就是家风,家道正就能呈现出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决定于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影响着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当今中国,应当大力弘扬中华诗礼家风,继承传统家教的内在精神,在亿万家庭中铺染道德的底色。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孔子 家风 诗书礼乐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