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一边卖风景,一边卖产品——荒茅沟复苏记
新华社武汉5月31日电题:一边卖风景,一边卖产品——荒茅沟复苏记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放弃在深圳打拼了10年的工作生活,30岁的王芳回到老家湖北谷城县城关镇老君山村再度当起了“农民”。去年开业的“?;ü?5号农家乐”,半年便为他带来60多万元毛收入。
“一条村路穿心过,七沟二十多面坡;群众不服集体弱,砍树挖山卖石头;走路都能翻跟头,汽车在这不能走?!闭舛巫邮谴謇锏墓?,村支书黄明星念叨过无数次,“村民就靠在坡地上种点玉米、小麦糊口。外出打工有点积蓄的,或有点关系的,都搬出去了,留下老弱病残。”
“好山好水却成了荒茅沟,人走了,屋塌了?!蓖醴妓?,小时候他们村小组有100多常住人口,最后走得只剩下30来人?!俺鋈ズ?,我也以为自己不会回来了?!彼?。
如今,再回到这山沟沟里,佳木葱茏依旧,王芳却换了身份,成了“新农民”。近年来湖北借山水禀赋,在适宜的地区推进农业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旅游向休闲农业延伸拓展。这为萧条的老君山村和在外漂泊的王芳带来了“转机”。
“曾经锁住老君山的‘八山半水分半田’成了产业的资本;门前屋后栽种樱桃树的传统习俗,造就了村子的特色;挨着县城,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被泼餍撬?,从埋头种地,到抬头看路,老君山村找到了方向——用好“生态家底”,做好山水文章。
老君山村一方面鼓励村民继续种植樱桃树,另一方面为了更具观赏性,又陆续规?;室说挠;ㄆ分?5个共3.5万余棵,让“一处美”逐步变成“处处美”。
“可光有‘开门见树,推窗见绿’的面子还不行,还得有里子?!被泼餍墙樯埽謇锝昀凑闲屡┐褰ㄉ璧认钅孔式?,把乡村旅游与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在河道、路灯、公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村容村貌上下大力度改善。短短几年,7米宽旅游公路、200盏太阳能路灯、15公里高低压线路、8个自来水塔、5座旅游公厕、4个生活污水处理站、公共服务楼……
“刚刚过了最热闹的看?;ㄕL业募窘凇3堤?,我都担心把路压坏了?!蓖范问奔?,老君山村二组52岁的村民丁长芝总是会在通往自家方向的一个路口,提醒过往司机不要轧坏了刚硬化好的路。
这百米长通往她家的水泥路,也是她的致富路。丁长芝没想到过去无人问津的山沟沟会成了景区,“丈夫有几道拿手好菜,便开了农家乐,规模不大,但一年下来手里也有五六万元?!?/p>
换个思路,荒茅沟,活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上找到了更多归属感,这让我下定决心回来?!痹谕獯蚱茨切┠辏醴济磕暌簿凸昊乩匆淮?。每次村干部都会上门劝他们留下来,后来又说要搞旅游,他们都没当回事,过完年又往外跑了。
“慢慢的,最近几年村里的夜晚亮了,路宽了车多了,垃圾少了,漫山?;?。”王芳觉得现在的农村很踏实,农家小院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农村与游客相互成全。去年开业农家乐后,他已经在筹划樱桃基地等“二期”项目。
和王芳一样,老君山村越来越多昔日跳出“农门”的,今朝返归农业,办农家乐、客栈、采摘园、花卉公司……
美丽生态孕育美丽产业,美丽产业创造美丽经济。在黄明星眼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变了萧条的老君山,农旅融合让村民跳出了田地“小圈子”,成为“生态农民”,享受乡村振兴红利。
“路子蹚开了,思路也开阔了。去年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我们下一步计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出樱桃酱、樱桃酒等特色农产品,让农村‘接二连三’,一边卖风景,一边卖产品。”黄明星说。
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体验型农业转型过程中,老君山村找对了路子。去年,湖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71.4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劲动能。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