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民营企业家董配永:为绿水青山投数亿处置建筑垃圾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大的环保。心动不如行动。经过一番深入探讨和精心谋划,董配永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转型、员工转岗的战略决策,拉开了让垃圾变资源、化腐朽为神奇的环保大幕。
各企业建起了回收站,较大的车间班组设立了回收点,全面搞好废旧物资回收和修旧利废,使积压多年的废旧材料得到利用,每年节省原料采购资金2亿元。据集团驻绥办主任孙强介绍,董配永无偿投入人员工资、设备、场地等支持成立回收公司,他们不仅从废品中挑出了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资,还通过源头分类、办厂加工等方式拉长产业链,实现了垃圾废旧物资的再次升值和循环利用。而且还在每年赔1000多万元的情况下,给入股员工分钱。
社区里的义务环保队。为了让北京市区垃圾中转站、垃圾箱里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不被当成"废物"拉走填埋、焚烧掉,董配永自己出钱开工资,组织起了以企业员工为主的80多人的环保队,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的9个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建立了27个回收点,义务为他们回收分拣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回收率多在80%以上。这支义务环保队早出晚归,不怕脏和苦,不但把垃圾分拣做得有条不紊,还把垃圾箱及周围场地擦洗清扫得干干净净,同时还宣传指导居民如何搞好源头分类,单放单投,不要混装混投。东城区景山街道交道口小区一位80多岁的老大妈说:"多少年了,才看见垃圾箱这么干净啊!"
为确保回收来的垃圾废旧物资更好地资源化利用,集团还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区中心和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重点接收和加工转化从北京城区回收来的废旧物资、大件垃圾,实现了源头分类、回收存储、维修复用、加工再生、市场销售一条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有车辆和五金家电维修、家具和办公桌椅维修翻新、生物质燃料、废玻璃加工、轮胎粉碎、塑料制品、电瓶铅还原等15个再生资源项目。仅去年就从垃圾箱、中转站回收处置生活垃圾、大件垃圾90多万吨。
在唐山马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木器维修车间,几个木工师傅正在紧张忙碌着。经过清理除尘、打磨喷漆、换罩蒙面等几道工序维修翻新,这些拣来的家具和办公桌椅便完好如初了。

董配永说,"能人眼里没废物"。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来扔了就是污染环境的垃圾,分拣出来加工转化就是再生的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是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口大国,资源是我们薪火相传的必要保障,必须珍惜??!回收利用1吨再生资源,就可节约数十倍以上的原生资源,我们决不能一边把可再生资源当垃圾扔掉,还污染环境;一边开发挥霍先天不足的原生资源,造成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破坏。
"为了明天回到昨天"
董配永认为,一些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应该纠正和改变。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让节能环保成为我们每个人无需提醒的自觉。这些年来,他始终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底线——为了明天,回到昨天!
煤炭大老板烧劈柴。你看见或听说过身价几百亿的煤炭大老板搭火炕、垒土灶、烧劈柴的么?董配永就是这样鲜活的例子。几年前,在他的要求下,集团绥棱、承德、久长等地有条件的单位都搭上了火炕,垒起了土锅灶。取暖做饭的燃料不再是煤电气,而是就地就近捡来的树枝、柴草和废弃木料板材。去年他到集团海南农场过春节,一到那里首先要求取缔煤气灶、电饭煲、电炒勺,做饭一律改成土锅灶、烧劈柴。他还带领员工出去拣劈柴,路上对员工说,现在农村取暖做饭放着地里现成的秸秆不用,还得放火烧掉,用的却是从几百几千公里以外花钱买来的煤电气。这不是老子《道德经》里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么?老子又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就是让我们做事尊崇自然规律,不要违逆天道。
惜水如金,节水有道。为了解决一口痰、一泡尿甚至一个烟头也要冲去一桶水的浪费现象,董配永投资20多万元,将集团北京总部大楼所有办公室内的抽水马桶全部拆除,改建一处公共洗漱间和厕所。重新设计了下水管线,洗完澡的水先进水箱再冲厕所,最后流进底层储存罐,连同便溺沤制成农家肥,用来种植绿色有机食品。集团所属各公司也一律取消了室内的抽水马桶,改建公厕。为了保证用水不被化学洗涤剂的污染,董配永借鉴传统方法,用猪油等原料制作了环保肥皂,供集团全体员工及家里使用。食堂用玉米面、麦麸子替代洗洁精擦洗餐具,用过的玉米面、麦麸子含有残羹剩饭和油渍,是畜禽的好饲料,又大大减少了厕所和生活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举两得。
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刘万钧来集团近十年了,说起董配永节水的故事如数家珍。他介绍说,董配永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住宾馆洗澡的时候,总是用脸盆把洗澡水接起来,然后浇到外面的树根下、草坪里,从不浪费一滴水。在他的要求下,集团海南农场厨房洗碗池、卫生间洗手盆的水管都不通下水道,而是伸进了一个水桶里,洗澡间也备有水桶。接下来的水得先用来洗拖布、浇地浇树,经过多次利用后才能回归自然。
他曾说过:"人类生存永远离不开淡水,我们要像珍惜生命那样珍惜淡水,循环利用。钱再多也不能顶水喝,全世界印钞机一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能印出一滴淡水么?"
反对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董配永,在"两会"上连续提案建议限制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用品。他在发言中说,我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要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的大树。按照这种速度,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完所有的森林!在他看来,现代生活中餐饮、酒店、包装等行业一次性用品过多过滥,是产生大量垃圾的孽源,已经成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必须反对和拒绝使用。如果你有幸在他家做客、用餐,是根本看不见一次性纸杯、筷子和餐巾纸的,餐桌上每人摆放一条洗得干干净净、叠的方方正正的小毛巾,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并让你产生遐想和敬意。这条一元钱买来的小毛巾用来擦手,可以反复使用百次左右,而如果用餐巾纸,一个人一顿饭就可能消费一元钱。
他外出总是自带洗漱用具,从不使用宾馆提供一次性用品。他在反对和拒绝一次性用品的同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鼓励修旧利废、物品循环使用。近几年,回收或从垃圾中转站里捡来的2000多辆自行车、300多辆三轮车、4500多件沙发、1200多套桌椅在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得以修复再利用。就连他用的台灯、椅子、熨衣架、哑铃等,都是从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淘来的"宝贝"
董配永说:"崇尚节俭并不是小气,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也不是为了给自己省几个钱。如果我们不顾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肆意挥霍浪费,暴殄天物,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
人物点击:
董配永,1963年9月生,河北滦州人。华夏董氏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澳洲董氏集团执行董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唐山企业商会会长。累计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助资金物资近20亿元,是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十大慈善企业"、"中国十大慈善家"、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致公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 四次"中华慈善奖"等称号获得者。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董配永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