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打破传统医药“信息孤岛” 中医药迈进国际主流医学分类体系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包含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这意味着,历经10年努力,中医药正式接入国际主流医学这一分类体系。
记者26日获悉,新制定的ICD-11传统医学章节充分体现了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的病、证分类体系的基本特点,同时包容了日、韩传统医学内容,得到了包括日、韩、澳、美等国专家认可,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采纳,实现了既保持中医特色同时又符合国际需要的目标。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各国政府在医疗、管理、教学和科研及制定政策中关于疾病分类的规范性标准,作为权威的国际标准已有百年历史。
今后,传统医学进入ICD家族后,可与ICD体系同步推广传播,以形成中医病证分类体系的国际标准化语言,促进中医药在临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险等领域形成国际共识;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家间合作,使中医药资源优势成为弘扬优秀中国文化、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而此前,传统医学一直缺少具有国际标准化的统计口径,导致传统医药的相关服务信息、资源状况等处于“信息孤岛”状态。这一里程碑式成果的取得,将改变传统医药“信息孤岛”现象,使中医药在临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险等领域拥有国际标准化语言的“通行证”,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具有划时代意义。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26日披露,2009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当时的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现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承担了项目管理,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承担项目日常工作。
项目得到了全国专家的大力支持,有以张伯礼院士、严世芸教授等领衔的项目审评专家团队36人,以及术语、信息、标准、分类等各技术领域专家组若干,整个项目参与的全国专家近百人遍布26个省。
中国专家组完成中医病、证国标英译8万余字;筛选后得到术语近600条,根据国标等参考资料给出中英文定义;完成项目各版本指南、手册的汉译工作10万余字;同时翻译471条病证条目及其定义近3万字。
据透露,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意识到,在ICD体系中应有符合传统医学需求的分类代码体系,由此提出在第11次修订中增加传统医学章节,启动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世界卫生组织组织了以中、日、韩三国专家为主的国际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制定。
在确定研究方案时,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都提出了研究方案。中国的方案最符合中医药临床和理论体系,并兼顾了韩日等国家传统医学内容;同时,基于已有的中医药国内标准以及全国中医医院监测中心等前期工作基础,中国在竞争中胜出。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不断努力推动中医药走向全球,希望中医药能进入各国国民医疗保健体系或商业保险体系,最终被纳入各国医疗卫生体系。同时,越来越多境外人员在中国接受中医药服务,希望将此纳入境外商业保险范畴。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的制定,为传统医学进入发达国家医疗保险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体系作为境外商业保险用于保险付费的标准,也将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的发展。(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中医药 体系 分类 传统医学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