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数量持续增加 过敏人群亟须增加专科规范治疗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成为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在我国,多项地区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显示,过敏人群数量正持续增加,严重影响百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当前国内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控、跟踪、诊断、治疗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引起重视、规范管理。
发病人群低龄化每8个婴幼儿就有1个过敏
记者近日在北京、杭州、沈阳等多地走访调研发现,随着春季花粉、杨絮、尘螨在空气中弥漫,戴口罩出行的老百姓数量增多,而在各大医院的呼吸科、皮肤科也看到,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皮疹、哮喘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多年过敏性鼻炎患者陈为华说,他对春天的杨絮特别敏感,哪怕是含量极少,也会诱发鼻炎,常常连续打十多个喷嚏,整个呼吸道异常难受,“鼻炎犯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生活质量极差,做什么都无法集中精力?!?/p>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预计在20年后,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患上过敏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需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已有的一些城市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都在增长。
据了解,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汪慧英介绍,国内外文献数据统计,过敏性鼻炎影响全球20%的成年人、40%的儿童;全球每年约18万人因为哮喘引致死亡,中国的死亡率为十万分之36.7,位居全球第一,“并且过敏性疾病为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每年支出约79亿美元,包括医疗费用及间接经济损失?!?/p>
此外,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翊玲表示,过敏性疾病在儿童,甚至婴幼儿群体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低龄化倾向明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99年中国大陆0至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3.5%,2009年增至7.7%,2016年则增至12.3%,17年内增加了近3倍,相当于每8个婴幼儿就有1个过敏。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过敏门诊主任谭春迎提出,近年来患病率激增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室内外空气污染、烟草烟雾暴露的环境增多,导致户外运动减少、呼吸新鲜空气机会降低,都是与过敏类特应性疾病相关的因素,加之食品添加剂增多、儿童肥胖率增加、剖宫产率居高、母乳喂养率低等问题,也使过敏率增加。
汪慧英补充到,过敏性疾病除了受环境影响,有一定遗传倾向,如父母双方都非过敏人群,则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是7%,若父母双方有一方患过敏性疾病,则孩子的患病率是14%,若双方都有则孩子的患病率会再翻一倍达到28%,代际蔓延也是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所在。
诊断偏差、用药限制、宣教薄弱致过敏控制难
过敏性疾病涉及各个学科和器官,呼吸道、耳鼻喉、皮肤、胃肠道等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症和临床症状。变态反应学也叫过敏反应学,自20世纪50年代协和医院建科后开始发展,但真正兴起时间不长,属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对医师要求高,而国内的培训教育严重不足,正因如此目前该学科的发展存在突出短板。
一是诊断偏差。受访专家提出,对于临床检测和实验室诊断,部分医生看到出现阳性结果就判断一定是过敏原因,而不结合临床症状,经常引起过度诊断,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也有情况是明明食用某种食物有过敏反应,但因为检测抗体阴性便继续食用,忽视了过敏抗体检测的复杂性,可能造成后续更加严重的过敏反应。
此外,目前国内过敏检测的仪器市场混乱,甚至有的检测机构告诉患者,把手放在仪器上或者一滴血,就能出来一系列过敏源检测结果。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及全军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林小平表示,确诊过敏,需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过敏抗体检测进行特异性诊断,还要有总IgE检测项目。
二是用药限制。过敏性疾病目前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症药物治疗、回避治疗等方法,2018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的奥马珠单抗,是适用于大量激素都无法缓解的顽固性哮喘,属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目前临床效果较好。但3000多元一支的药价把许多病人“拒之门外”,一般成人治疗费用每月在7000多至两万元不等。专家表示,有近十种类似的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并没有纳入医保,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是宣教薄弱。过敏性疾病是慢性病,且早期识别有困难,不少医生和患者都不了解过敏的原理和危害。沈阳安联妇婴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宫红梅提到,有家长以为孩子长湿疹、便秘腹泻、哭闹都不是大问题,社区体检又没查出来,一般不会去大医院看,在网上咨询、抹点药膏就算了,结果耽误了最佳干预期。
四是重视不足。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医院皮肤科至今没有开设病床,只有门诊,医生、医疗用房不足,难以收治严重过敏患者。受访的部分皮肤科医生表示,过敏性疾病病人基数大,但由于受关注度不高,医学毕业生更愿意进入内外妇儿这样的科室,加之医美类机构遍地开花,皮肤科医生被分流一部分,导致医生很紧俏,难以应对过敏群体上升的趋势。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干预 规范化专科设置迫在眉睫
面对过敏人群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和三大短板导致的控制难题,专家建议将过去对于过敏性问题的被动管理模式,即单纯的过敏源回避,转变为主动管理模式,加快专科队伍建设和科室设置。
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尹文艳表示,贵州的医科大学里都没有开设变态反应学,也没有医院开设变态反应科,医生靠去外省进修、参加短期学习班学习变态反应知识。
而在浙江,浙大二院也是全省唯一设过敏变态反应科的省级三甲综合医院,大部分过敏性疾病则是根据发病部位,找对应的临床科室处理。
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陈旭娥也提出,皮肤科无法收治严重过敏患者,加上人员流失严重,难以应对过敏群体上升的趋势。
汪慧英建议,在管理部门的推动下,三级甲等医院能尽快设置过敏专科,相关疾病能在多学科的专业支撑下得到妥善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从医学院校教育、执业医师和专科医师制度等方面,适当倾斜培养适应过敏变态反应学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得学科能够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家药品谈判制度将不少关系到百姓生命健康的专利药、特效药纳入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相关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林小平、张翊玲等专家认为,虽然过敏性疾病不像恶性肿瘤有极高的致命性,但人群范围广、疾病根治难、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严重,已经足以引起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可考虑将部分适应证广、效果好的药品纳入谈判序列,尽早进入医保目录,给患者带去福音。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过敏 过敏性 疾病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