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别把电子烟当“安全替代烟”

上周一条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香港将全面禁止电子烟。实际上,香港医学界早已呼吁禁止电子烟。
而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日前发布的全市最新控烟报告也显示,控烟形势仍不容乐观。据市卫生和计生监督所相关人员透露,目前本市关于电子烟等新兴烟草类型的投诉举报在不断增加。由于电子烟是新兴事物,北京还未将其纳入执法范围。未来,本市将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
近些年,关于电子烟是不是传统烟草的“安全替代烟”一直争议不断,而现有不少研究均指出,电子烟对人体健康有害,害处甚至可能超过传统烟草。
1. 电子烟需要烟油来运作
电子烟是一种俗称,其正式名称是电子雾化器。它是一种用可充电电池驱动的雾化器,通过雾化烟液或加热烟草(不燃烧)等手段,将烟油变成蒸汽,供消费者吸用。由于这种电子产品模仿卷烟,故也称为电子烟。
电子烟的诞生与美国人和中国人有关。1963年,美国人吉尔伯特设计了一种装置,把液态尼古丁加热后产生蒸汽,以模仿吸烟的感觉。该装置被视为电子烟的鼻祖,但因种种原因并未量产和投入市场。2004年,中国人韩力经过技术改进,获得电子烟发明专利,次年由中国如烟公司生产并投放市场。
电子烟需要烟油来运作,烟油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植物甘油、烟用香精、烟草提取物以及其它一些物质。
位于英国伦敦的全球零售市场分析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约有700万人吸用电子烟,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升至3500万。该公司估计,吸用电子烟的人到2021年将上升至5500万人。
近年来全球吸电子烟的人有增长趋势,大致有两大原因,一是认为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危害小,二是认为电子烟可帮助戒烟。
2. 电子烟对生物DNA有害
对于电子烟,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表态: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控,杜绝它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现在,大量的研究正在证明世界卫生组织的判断。
首当其冲的是电子烟散发的尼古丁的危害。最新的证据是2018年1月29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对小鼠的试验表明,吸入电子烟的尼古丁会让其心脏、肺部和膀胱中的DNA遭受损伤,而且会让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和膀胱细胞中的DNA遭受损伤。
这项研究兼顾了动物和人的结果,且双双证明电子烟对生物的DNA可造成伤害,进一步的结果是可增加患癌和心脏病的风险。吸用电子烟对DNA的伤害类似于人们吸入二手烟造成的伤害。研究人员在暴露于电子烟烟雾中的肺细胞、膀胱细胞和心脏细胞中发现了两种诱导突变的化合物,而且DNA修复活性以及编码修复蛋白XPC和OGG1/2的基因表达在接触过电子烟烟雾的小鼠肺组织中下降了。
不过,也有专业人员评价称,试验小鼠在12周内暴露的电子烟烟雾剂量相当于一个人在10年内吸用烟雾剂量。对此,这项研究的研究者认为,尽管10年的时间较长,但仍能说明电子烟是有害的,并且电子烟的危害是以一种让人很难设防的方式日积月累而成的。
2017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研究同样证明电子烟对DNA会产生伤害。研究人员用新型电子光学检测仪快速检测电子烟烟雾对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发现电子烟对DNA造成的损害程度实际跟普通香烟一样。这个结果也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更安全替代品。
3. 大量苯释放可能致癌
最值得人们警惕和重视的是,电子烟和癌症的关联性。
苯是一种汽油组分,与白血病和骨髓衰竭等多种疾病相关。苯来源于工业排放、废气中未燃烧的汽油和燃料箱泄露,在美国已被评为环境空气中单个癌症风险最大的有毒物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2017年在线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3种不同的电子烟测试发现,当电子烟在高功率下运行时,大量的苯能够在电子烟的雾气中形成。而且,电子烟释放的苯水平高于在环境空气中发现的水平,理应引起人们警惕。
电子烟中的另一个致癌因素是高活性自由基,已有研究发现,电子烟产生的高活性自由基与细胞损伤和癌症有关。
2015年,瑞典研究人员对健康人吸入30口电子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血管弹性变差,这可能是因电子烟中含有的尼古丁所致。该项研究指出,即便小剂量摄入电子烟都会影响血管弹性,造成心脏病、卒中等健康危害,何况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吸电子烟的剂量并不只30口。
此外,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孕妇吸用电子烟会增加婴儿过敏性哮喘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过去认为怀孕期间吸用电子烟代替传统香烟会更健康的看法是错误的,吸用电子烟的母亲仍然会对未出生的后代构成显著的神经系统风险。因此,女性怀孕期间吸用电子烟并不安全。
4. 健康危害比传统烟草广泛
与传统烟草产品相比,电子烟中会加入一些物质以产生不同的味道。然而,这些添加的口味可能会造成更广泛的健康危害,尤其损害呼吸系统和呼吸功能。
英国萨尔福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电子烟中含有传统烟草产品中所没有的有害物质,如醛类,因此可以杀死支气管细胞,造成肺部和呼吸道的损伤。研究人员从商店、化学品店和网上购买了20种液体,其中包括樱桃、草莓、冰薄荷、薄荷、烟草、蓝莓、香草、泡泡糖、咖啡、奶糖等口味,然后在实验室中对人类细胞进行测试。
分别把胚胎细胞和成熟细胞暴露在一定浓度的“味道”蒸汽中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结果证明,所有味道的蒸汽都有毒,但毒性大小不同。其中,水果口味毒性最小,毒性最大的是薄荷、泡泡糖、咖啡、奶糖和烟草口味。试验还发现,成熟细胞受损较少,胚胎细胞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的电子烟,特别是液体成分添加了味道的电子烟,在加热之后结构会发生变化,对身体的危害也超出了传统烟草产品的范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电子烟不仅对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毒性,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并且改变炎症反应。当细菌病原体暴露于电子烟的气体中时或许会受益,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电子烟的烟雾可以帮助细菌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吸附到气管上皮细胞中,并且产生抵御人类机体抗微生物肽的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还不确定吸入电子烟的气体诱发的炎性改变会引发哪些肺部疾病和系统性疾病?;诩毙灾卸镜牧俅彩匝楹褪笛槭已芯拷峁芯咳嗽比衔缱友套钪栈嵋⑷死嗷疾?,尤其是对肺和呼吸道的损害毋庸置疑。
延伸阅读
电子烟能助人戒烟吗?
最近,医学研究组织科克伦研究网做了一项关于美国吸用电子烟的研究。对660多人进行的两次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吸用含有尼古丁电子烟的烟民有9%能够戒烟至少6个月;吸用不含尼古丁电子烟的烟民只有4%可以做到。另外,电子烟是否比其他方式(如尼古丁贴片)更有效,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承认,并无明确证据表明电子烟影响人们戒烟的几率,因为它只能提高那些想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对于不想戒烟者它没有作用。同样,也没有清晰证据表明电子烟能促使烟民戒烟,它对尼古丁替代疗法和戒烟服务的影响目前无法估计。只能说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可能有助于烟民戒烟。
况且,还有相反的研究结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帕梅拉·林等人通过在线调查949人的吸烟习惯发现,与其他吸烟者相比,有88名吸用电子烟的人在1年后并没有更多戒除烟瘾或减少吸烟的迹象。这表明,吸用电子烟的吸烟者与其他吸烟者在戒烟率上并没有差别。
另一方面,因为电子烟宣称比传统烟草危害轻和具有帮助戒烟的功效,电子烟也潜藏着比传统烟草更大的危险。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为尼古丁含量不大、危害小于传统烟草,他们可能更易去尝试吸用电子烟。
目前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电子烟对人类健康有害,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开展,未来还将有更多证据加以证明。张田勘
编辑:赵彦
关键词:电子烟 安全替代烟 控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