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6岁前要重视品行教育
公共场所是最考验品行的地方。有这样一组网传画面:地铁上,一个小男孩把喝完的牛奶盒随手一扔,然后大声喧哗、拽着扶手吊环来回翻腾;另一旁,一位妈妈抱着自己熟睡的孩子,既想让孩子睡得舒服,又担心孩子的鞋会踩脏座椅,所以将自己的背包垫在了孩子脚下。同样都是带娃出行,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家教”行为。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郑莉看来,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他们的日常表现就是家长素质的体现。0~6岁是孩子情绪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对社会规范是否遵守,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以家长为榜样,他们观察自己父母的言行,并以此模仿。所以家长平时要重视对孩子良好品行的教育,小到餐桌礼仪,大到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父母在孩子面前应以身作则,时刻为他人着想,教养也会在无形中一个不经意的善良举动得到体现。这里给大家两点建议,可参考对孩子进行教育。
1.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0~6岁的孩子不善于掩盖情绪,不开心就哭、高兴就笑,如果此时不教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上学后就容易出现爱打架、拒绝上学等行为。孩子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所以,当家长觉得自己要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时,可采取“正念练习”,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让自己逐渐平静下来后再去和孩子对话。
2. 对孩子的错误及时制止。孩子成长阶段难免犯错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犯的错有理性判断,并及时教育。比如孩子生活中存在娇纵跋扈、待人没礼貌等问题,家长要第一时间制止,并告诉他们错在了哪里,为什么会接受惩罚,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小错误、小胡闹视而不见,那么只会让孩子变得更难以管教。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孩子 家长 品行 教育 重视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