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孩子行为“反?!?当心抽动症
一向文静的15岁男孩路路,忽然一反常态,时不时手舞足蹈,口中发出“吭吭”声,大声喊叫,有时还用脏话辱骂父母、同学和老师,有时甚至还会打人。全家人都被折腾得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经别人提醒到医院就诊,才知道路路患上了抽动症。
北京东城中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素梅指出,近些年儿童抽动症呈增多趋势,但还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如果孩子有了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抽动症应早识别早就诊
抽动症全名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明显增多,3岁到12岁是高发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王教授指出,抽动症的病因复杂,表现多样,医学界迄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认为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感染、体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综合征。抽动症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运动性抽动症状。初期多在头部,眨眼、挤眉、吸鼻、撅嘴、张口、伸舌、摇头等,颈、肩肢体抽动,交替出现耸肩、扭颈、握拳、甩手、扭腰、踢腿或四肢抽动等动作。
2、 发声性抽动症状。大部分病人先出现运动性抽动,继而可出现发声性抽动;也有部分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同时起病,清嗓子、咳嗽、尖叫;不断重复、模仿别人语言、严重的不自主秽语、骂人等。
有些患儿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抽动症状深为苦恼,为避免别人的耻笑或家长的指责,当出现抽动或发声后,迅速做另外的动作企图掩饰,结果反而出现一些更复杂的动作。
抽动症的三种危害不容小觑
抽动症是一种对孩子身心、社交等各方面都会带来深远影响和危害的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症状就会加重,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感知缺陷。此类小儿抽动症病症表现为空间、运动及技能方面发生缺陷,通常认为是由基底神经功能出现失调,造成继发性视觉空间组织能力及视觉运动技能缺陷。在学习上有学习困难的障碍。
2、 抽动症发作时不自主的发声或抽动会分散患儿注意力,严重者眼睛难以停留在书本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等。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等情况。
3、 抽动症儿童常常被老师批评,同学、周围小伙伴嘲笑、奚落,容易产生自卑,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接触,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有的还会出现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甚至发展成品行障碍。
养肝护脾 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
西医角度,多发性抽动症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用单纯的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
服用西药的优势是见效比较快,一周两周就可以见到效果,暂时控制症状。但若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耐药性,需加大剂量,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副作用明显。此外西医治疗容易反复,对肝肾有影响,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孩子上课睡觉,影响学习。由此家长希望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
十几年来,王素梅所在课题组,不仅对小儿抽动症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对多巴胺、谷氨酸等药物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对比中药对小儿抽动症的作用靶点。
王素梅教授认为,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该病是由感受外邪、情志、饮食因素引起,脏腑失调、脾虚肝亢;风痰鼓动、流窜经络引起的抽动。中医认为,脾主四肢的肌肉,脾为土,肝为木。通俗地讲就是,土壤太松,树就长不好。因此应从肝脾论治,扶土抑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昧?,抽动就会缓解,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目前其所在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和治疗方案,在临床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贴士
治疗抽动症家长需要做的五件事
当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的时候,家长疑惑又焦虑。治疗抽动症,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家长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和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疾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以下事项您需要了解。
1、 按医生的方案治疗,尽量缩短病程。
不要心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孩子的症状减轻后,仍需坚持治疗。有的家长,一看孩子见好就停药,担心伤肝伤肾,有毒副作用,就擅自减量或停药。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病情容易反复,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实际上,作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首先要保证孩子的用药安全,其次才是有效。为了去除家长的忧虑,孩子吃药2-3个月,王教授会根据病情不同,给孩子查肝肾功能,血尿便是否正常,防患于未然,保证用药安全,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直至停药。
2、 日常注意预防孩子呼吸道感染。
相关研究显示,孩子感染链球菌之后,既可以使得抽动症发生,也可使抽动症加重。因此,一定要避免孩子呼吸道感染。一旦有了问题发生,家长要及时和医生沟通,这样,孩子的病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3、 家长要理解孩子,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于严格。
有的家长一见孩子发作,就会责骂:你怎么又动了?你怎么又眨眼了?怎么不控制点儿?其实孩子也不愿意这样,家长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注意态度要友善、平和,不可打骂责怪,以免患儿精神高度紧张,不自主动作频繁出现,孩子慢慢变得自卑胆小,不利于病症的治疗。
4、 家长应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或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一玩电脑,症状就会加重。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旅游,消除孩子紧张感及恐惧感,使患儿在平静和自信气氛中生活。当病症发作时,及时鼓励,不要给予过多的关注,以免增强孩子的紧张情绪。
5、 注意孩子饮食起居。
海参鱿鱼等肥甘厚味和特别滋养的食物,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各类小食品,往往都能够加重孩子病情,尽量减少食用。(记者 杨可 祝凤岚)
编辑:赵彦
关键词:孩子行为反常 抽动症 危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