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把“冷板凳”坐热
“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耐心投入方有产出??蒲Ъ彝思甘昀浒宓?,才振翅高飞、一鸣惊人。但如果只盯着一鸣惊人,一味拿短期绩效当作考核标准,就会导致部分科研人员紧盯“短平快”项目,不敢去碰一些有原创性、能带来重大突破但风险大、周期长的课题。而后者恰恰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所亟须的?!痹诮邮芗钦卟煞檬辈馨⒚裎狈锤辞康鳌?/p>
说到“基础研究”,可能会引来一连串疑问:基础研究到底是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说起基础研究,许多科学家都把它比作楼房的地基?;⊙芯渴怯τ醚芯康幕 ;⊙芯坎环⒄?,应用研究也无根基。平常虽然看不到、感受不到地基是啥样,但它是建设高楼的必需基础?!坝τ醚芯俊痹蚴且⊙芯砍晒椒裼诠泼裆氖导校τ没⊙芯考忧苛瞬盘傅蒙铣晒涞?。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可以这么说,没有牛顿的“三大定律”,人类就不可能有登陆火星的计划;没有爱因斯坦等先驱所做的“基础研究”,或许就没有20世纪科技的突飞猛进;没有拉里·罗伯茨等“互联网之父”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我们越来越智能、便捷的生活。
现实是,我们的评价体系与评价实践仍然有所偏离。如,有的评价标准偏离科学本质,存在“一刀切”“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容易导致跟风做科研,追求发文章的数量和短平快,过度关注数量指标而忽视追求实质性的科学突破。同时,评价结果的过度使用,仍然存在人才“标签化”以及与待遇过度挂钩等问题,不仅背离了激励人才成长的初衷,也导致了功利主义滋生等问题。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无论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需要沉下心来。
基础研究的力量,不重短期应用,重在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长期看,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科技创新、文明进步,是原动力;应用研究则应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欲速则不达。只有把基础打得更扎实,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才能变得更强。这需要我们更加尊重科学规律,为潜心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自由、激情,无后顾之忧;为醉心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在人才评价、学科评估、项目评审、成果转化中,充分考虑课题的特点,做到优项目、活考核,把科研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
编辑:秦云
关键词: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冷板凳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