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AI+教育”不是侵犯学生隐私的理由
日前,有媒体报道,“AI+教育”概念迅速席卷教育行业,在许多教育峰会、论坛上,“AI+教育”、人脸识别、表情分析等均是行业人士探讨的热词。然而,一边是行业的激烈追逐,另一边却是来自学生、家长和专家的质疑?!熬烤故切T靶畔⒒故切T凹嘤薄笆菔占欠袂址秆健薄氨砬槭侗鸱治稣娴目科茁稹薄页し且椴欢?一些教育学界专家也站出来反对。
质疑的声音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现代教育技术当然可以用于教育与教学中,但是,这首先需要搞清楚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教育的问题。而所谓的教育方法,则是指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将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建立起学生认知神经系统及行为技能与习惯、最终形成学生生产生活和科研能力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方法。
在现实中,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这就是教育方法观。尊重学生的隐私,正是科学教育方法观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AI+教育”、人脸识别、表情分析等都是教育技术。所谓的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的总称。就此而言,笔者认为,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CAW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教育技术的从无到有,是一种进步;而“AI+教育”、人脸识别、表情分析等教育技术从无到有,则是一种相对的退步。
这是因为,一个透明而没有隐私的人,往往是个不真实的人。
笔者从教40余年,最大的感慨便是学生渐渐从单纯到复杂的性格变化。眼下的学生甚至是被学校认定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往往知道——植树节,植完了做什么;学雷锋,学完了做什么;献爱心,献完了做什么;宣传减负,宣传完了做什么;检查卫生,检查完了做什么;领导接见,接见完了做什么……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除了在有意识地学知识,还在不知不觉地学谎言,他们能娴熟地变换各种角色,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倘若“信息化”一不留意真的成了“监狱化”,那无疑会雪上加霜,届时双重人格将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而遍地开花。
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的,在教育技术落后的古代,中国出了那么多圣人,尽管都打上时代的烙印,可相对来说,他们仍是知行合一的大家。而他们成功的奥秘,就是把握住了教育的真谛。
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与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西塞罗竟然均或间接或直接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币布?教育要让人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蔡元培则以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p>
教育技术的进步不是侵犯学生隐私的理由。教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通过施教者高超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受教者“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而有尊严地做个有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作者为中学高级教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育 学生 ai+教育 ai 隐私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