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流浪海外12年 700多件意大利返还文物国博展出
700多件意大利返还文物国博展出
流浪海外12年,跨越5000年中国历史;陶罐陶俑“仓储式”集中展出,展览至6月30日结束
本月刚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流失文物,昨日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昨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开幕。
今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0日,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历经12年回归之路,终于回归中国。此次展出了其中的700余件文物,展期至6月30日。
这批文物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中历时最长的案例,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它们跨越5000年历史,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中华文明。
■ 现场
数百件陶罐陶俑仓储式展示
国博很少像这样布置展厅:在展厅的中心地带,上百件陶罐整齐排列在展柜中,相似造型的文物被排列在一起,颇有气势。中心展柜的四周,以“廊架”式通透展柜,分5层进行仓储式展示,摆放了百余件陶俑。
展品太多,以至于大多数展品都还没有起名字。它们4月10日刚刚从意大利抵达北京,结束了12年的漂泊旅程。
展厅中重点展示了几件文物,包括马家窑文化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茧形陶壶、唐代彩绘陶骆驼、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绿釉陶床、清末至民国紫砂壶等。著名考古学家、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说,这些文物历史价值非常高,例如几件彩陶壶是马家窑文化的精品之作,能够反映时人的审美意趣。
这批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主要是源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信立祥介绍,这些文物主要来自于四个时期,新石器时代、汉代、唐代和清代。其中,新石器时代彩陶,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了直接的物质资料;汉代陶器造型古朴浑厚,是汉代辉煌灿烂文明的缩影;唐代骆驼俑、马俑、人物俑,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信息。
“看展览会看到我国陶器、瓷器、紫砂艺术,讲解员应该详细讲讲,让民众对这批文物有深入了解。”信立祥说。
■ 分析
中意同为相关国际公约缔约国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昨日表示,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树立了中意两国文化遗产?;ず献鞯睦锍瘫?。
文物之所以能够顺利归国,得益于国际公约的约束。中意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缔约国,坚定支持和践行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
同为文明古国,意大利在文物?;ず妥匪鞣矫媸只?。1969年,意大利政府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规模最大的专职文物警察队伍——?;の幕挪鼙玖畈浚?0年来缴获110万件考古发掘物、75万件文化财产和30万件伪造文物,成功追回大量流失外国的意大利文物,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文物?;な菘狻袄嘲耗啥唷ご锓移姹坏廖奈锸菘狻薄?/p>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此次文物追索和返还行动,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范例,也提供了各国之间共同努力保护文化遗产的示范。
■ 背景
5000多件中国流失文物已追回
就在今年2月,美国也归还了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涉及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钱币、木雕建筑构件等。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目前我国综合运用执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诉讼、谈判协商等多种方式,成功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追回50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双边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等21个国家签署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流失文物返还的双边协议。
关强介绍,每一次文物追索情况都不相同,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历史久远的流失文物,如圆明园流失文物,由于国际公约无法约束,难以通过公约形式强制追索,但国家文物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不断探索新的追索模式。
例如,去年成功归国的青铜虎鎣就是1860年圆明园流失文物?;㈡v的追索返还,既是现行国际法律框架与合作机制的成功执行和实践,也为解决历史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的难题进行了可贵探索与创新。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国敦煌“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2014年通过《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简称“敦煌宣言”),是首部由中国倡导制订的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性法律文件,希望创设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破解流失文物追索难题。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曾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统筹引导收藏机构、协会组织、媒体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促成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的建立。
■ 归国记
●2007年
意大利蒙扎地区?;の幕挪鼙友膊榈钡匚奈锸谐?,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
●2008年
意大利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通报,暂扣这批文物。中国国家文物局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
●2014年
意大利米兰法院通过刑事审判,确认中国政府对这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后因持有人上诉,文物返还程序中止,案件转入民事审判程序。
●2018年11月
米兰法院作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确认接收工作。
●2019年3月23日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孔特的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
●4月10日
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物 中国 流失 意大利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