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明德,明明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访谈
人民政协网4月22日电(记者 张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笔榧俏幕脑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撰写编纂了诸多解读古籍的学术专著,如《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荀子注说》等。如何让承载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古籍文献真正“活”起来?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更好地“用明德引领风尚”?围绕这些话题,本期栏目邀请杨朝明委员进行专访。
在古籍中“温暖引领”
记者:您深耕古代文献领域多年,创作多部学术专著,其中不乏对《论语》《荀子》等古籍的解说、注说,受到读者喜欢,也让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弘扬与传播。首先请您从这一角度,来谈谈您的研究思路?
杨朝明: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都在古籍中有一些明确记载。图书分类则蕴含着价值引领,比如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将图书分为7类,把“六艺”放在前面;清代《四库全书》分为4类,以“经、史、子、集”排列,将“经”放在最前。读书无非两个目的,增长知识与陶冶情操。读书,就要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年轻人,就要首先阅读“六艺”“经部”这样的书,在这些书籍中,获取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引领。
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倍杂谥泄幕?,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上一句:“力量需要方向?!敝挥忻靼琢诵叛鍪裁矗拍苤涝跹?。
记者:“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一个重大命题。结合自身学术经历,您有怎样的思考?
杨朝明: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首先在于要读懂古籍里的文字。在古籍的字里行间,有鲜活的生命、有温暖的引领,如果读懂了,就会获得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指引与理论的提升。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孔庙的石碑会说话》,我在文中写道,孔庙何以会集中如此众多的历史建筑?孔庙何以会这样越建越大?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此时,出现在你左右的众多石碑,都仿佛争先恐后地告诉你答案。孔庙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家园,是认知文化中国的教科书??酌肀叹拖褚槐颈灸投恋氖椋恳淮笔加惺粲谒亲约旱墓适?。不走近它们,它们悄无声息;你与它们对话,它们就会生动活泼地给你传达来自前代的信息,述说关于孔子与中国的历史过往。
不管是“读史使人明智”,还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承载着知识文化的典籍,是中华智慧的结晶,指引了前行的道路,引导了人生的方向。古籍里的文字其实就是这样的功能,在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走过的路,聆听前人的思考和思想,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澈。
在“明德”中继承发扬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明德”。追根溯源,请您从古典文学或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谈谈“明德”一词的产生发展演变?
杨朝明:“德”字在《尚书》中就出现了,“明德”出现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薄懊鞯隆本褪呛玫牡滦?、光明的德行,“明明德”就是要弘扬光明之德。只有将好的德性发扬光大,社会才能走向至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明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逼涫稻褪且蠓⒀锕獯蟆懊鞯隆钡牧α坑胱饔?,使社会有道有德,每个人都可以“循理而动”“遵道而行”。
中华文化实际上是以儒学为主干的,儒学本身讲求“修齐治平”,就是要培养大人君子,培养有明德之人,使这些人成为社会的榜样与引领者??鬃尤寮医病拔缘隆薄罢?,正也”,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社会的管理者其实就是为政者。只有明是非、明明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为政者。这样的为政者越多,社会才会越好。
记者:“为时代明德”“用明德引领风尚”,谈到了“明德”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您对此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怎样做?
杨朝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两次提到“明德”,特别是提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实际是在呼唤新时代的新道德。
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道德与传统道德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奏响时代的强音。特别是在今天国内外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众志成城,需要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形成合力,这种合力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讲清楚。我们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这就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有自己坚实文化立足点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优秀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明是非、知荣辱、有担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释放更多的正能量,使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在学术中能“登”能“落”
记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比绾卧谥泄鬃友芯吭旱绕教ㄉ希褐凇敖庖墒突?、阐明道理”?
杨朝明: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科都应该在自身领域“登峰”“落地”。对于传统文化研究者而言,所谓“登峰”就是正本清源地去理解中华传统,把握民族文化特质与精髓,讲清楚它是怎样让中华民族更和睦和谐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只有讲清楚它内在的精神,才能廓清迷雾,扎实“落地”,让人们去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这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做研究者,又做实践者。
我所供职的中国孔子研究院,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致力于孔子儒学研讨,结合时代精神,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山东是儒学的故乡,很多人认为一些传统文化与观念影响着山东的经济发展,鉴于这些对儒家文化存在的不当认识,我们进行了纠正。比如人们认为儒学讲究官本位,其实儒学讲求的是“官本分”,要求为政、为官者德位相配,既然责任大,必须要求高;因为受尊敬,所以更高尚,要以自身的正引领社会的正,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做好各项事业。中国孔子研究院从学术层面讲清楚儒学的这种特点,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导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我们就力争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学术的高端去做一系列工作,比如召开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中华传统道德、礼乐文明、乡贤文化、新出文献与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会议、会讲、讲座,撰写、编纂、出版相关学术专著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探讨儒学精神,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华文化养分,以有助于增加我们前行的定力,这样才能不迷失,才能更有信心。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明德 孔子 传统文化 政协委员 杨朝明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