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带徒授业: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
在全国政协委员田静眼中,泥与火的交融,锻造了“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
还记得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个午后,与田静委员对面而坐,当谈起年少与师父学艺历程,回忆起师父的点点滴滴时她眼底泛起了泪光,可以感受到她对这门传承手艺的热爱和对师父的崇敬之情。正如她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薪火相传。
而到如今,从最初手艺人到非遗传承人,田静开始意识到,这已不单单是一种最初的热爱,通过带徒授业让技艺得到传递,不仅可以培养传统工艺队伍,让传统文化在基层“活”起来,还可以让基层乡村青年拥有一技之长,助力地方基层乡村青年生活好起来。特别是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非遗传习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巴ü职咽值摹锎崛盟窃谛牡酌壬恢指卸饔肴劝?,相对于直接的给钱给物会变得更有温度,有了对生活的热爱,贫困将不再是问题?!碧锞菜怠?/p>
田静告诉记者,自己年少学艺时正逢建水紫陶的低迷期,即使到了2008年,从业人员也仅有500人左右。而现如今,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已达到1264户,从业人员接近2.7万人,这不仅解决了大批农村青年就业问题,也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有利于精准扶贫的持续推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传承人通过技艺的传帮带,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建水,田静拥有一个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活态”紫陶工坊。数年前,她希望依托这个工坊,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和农村妇女开展技艺传习。然而,因为生活艰难,即使是免费教学,年轻人也不愿来。说起乡村的贫困、技艺的凋零,田静委员有些动容,“他们不是不想学,是真的没有钱。免费也不来学,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学了手艺能干什么,所以后来我就干脆每天给他们30元补贴,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有吃饭的钱,同时做很多的思想工作来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手艺是可以谋生的。
最终,田静决定选择用公益培训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提供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从泥料到成型、烧制各个工系由田静带领的授艺团队各负其责,较快地让学员掌握各项技能,尽快让农村的青年有一技之长,再帮助辅导他们去就业去创业。学员在工作期间有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继续回来进行培训,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学徒时间太长的问题,能尽快地就业创业?!拔蚁衷诿磕甏剿钠冢科?0-30人,对于贫困学徒,给予他们每人每天30元的补贴。近几年累计培养农村青年妇女近300多人?!碧锞卜⑾?,通过半年左右的传习,大多数学徒能掌握制陶流程中的一门技能,到现在基本能实现年均4万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一些自主创业开作坊的学徒,年均收入更可达8万元左右。很多学徒都在县城买了房,有的还买了车。城里住楼房,出行有私家车的生活对她们来说已不再是儿时的梦?!笔导っ鳎且偶家沾笆侵Υ匆岛屯哑兜囊桓鲇行揪??!碧锞沧院赖厮?。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积淀深厚,比如白族扎染、剑川木雕,还有民族刺绣等等。在田静眼中,不仅是云南,祖国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此的丰富,但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还是太少,国家级非遗项目配套的传习馆建设也还太弱。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就包含非遗传承人。田静认为,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也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更好的抓手。“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就如同用云南的好壶冲泡云南的茶叶,滋味会更醇更悠长?!碧锞渤渎诖厮?。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田静 建水紫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